所谓最佳管理方式

所谓最佳管理方式

ID:35546457

大小:64.48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3-26

所谓最佳管理方式_第1页
所谓最佳管理方式_第2页
所谓最佳管理方式_第3页
所谓最佳管理方式_第4页
所谓最佳管理方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所谓最佳管理方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所谓最佳管理方式,就是最适合你企业的具体情况的管理模式。管理人性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并不矛盾,应该是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最简单一个例子,在国外,很多的地方都实行弹性工作时间,如果你放到一个流水线工作的单位就不行了,这种地方,上下班的制度绝对是非常严格的,因为一个人的迟到,可能影响整个流水线的正常运行,比如说富士康这一类的工厂。我估计,其他的制度也是很多,很严格的,一条线上有很多道工序,有很多的人,任何一个人的差错,都会影响最后的结果,如果不严格要求,每个人经常犯点哪怕是小错,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很糟糕的。也许,连上厕所都

2、有规定的。但是,这样的工厂,虽然工作时的要求比较苛刻,同样也可以由人性化的东西,比如说,你可以多准备一些厕所,让员工能在最短的时间能完成生理要求。比如说,可以安排一定的多技能的备用人员,万一有人迟到或临时不能上班,可以顶替,也就不用对这种失误给予很高的处罚。还有,在下班之后,提供一些必要的娱乐设施,让与员工能放松身心。总之,为了满足工作的要求,要有制度,规范,同时,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别把他们当做机器,敌人,尊重他们,并将这些尊重,理解变成具体的一些行动。我想,这就是最合适的管理方法,也是最好的管理方法。(只有理

3、解,思考,没有拷贝)1.坚持刚柔并济,防止怀柔倾向  推行弹性管理不是弱化刚性管理,弹性管理“人本中心”的原则,使其成为刚性管理的升华和润滑剂,对于避免和缓解企业管理中的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夸大弹性管理的作用会造成决策、管理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最终有害。一定程度内的刚性是弹性管理的质量保证,能有效避免弹性管理偏离正确方向。两者应该互为补充。  2.弹性管理本身也蕴涵着风险  弹性管理是从多种管理方案中选择的,选择同时意味着放弃,这中间是要付出代价的。例如长期投资决策中是否需要弹性,更多地依赖于投资项目的风险

4、及决策人本身的能力,如果环境发生巨大改变,时点决策未必劣于有选择权的过程决策,因为过程承受多重风险。  3.要重视人才的作用  人才是弹性管理的核心,具体的弹性管理工作都是围绕人这一最活跃的因素进行的。重视人才的作用包括两层意思:  一是要有人本观念,把人的作用摆在突出位置;  二是要正确任用人才,相应的职位对应相应的能力,建立周密的委托代理关系,防止“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4.要注意实施弹性管理的条件  实施弹性管理必须有良好的软硬环境的支撑。  首先,人的素质是能否实施弹性工作制的重要因素;  第二,要有

5、良好的沟通和协调机制,避免员工们各自形成“知识孤岛”;  第三,实施弹性工作制应有良好的物质基础设施支撑,计算机、网络、通信设备是员工交流知识、分享知识的重要工具;  第四,实施弹性工作制也与工作性质相关,一般来讲应该是知识员工所从事的工作,可按照一定的分工使之有相对的独立性。[编辑]弹性管理的特点[1]  1.独特性。弹性管理是一种高层次的管理方法。由于各公司的实际情况不同,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素质不同。因此,管理活动中的弹性幅度侧重点就不一样。  2.留有余地。管理工作涉及众多因素,一个施,确保计划顺利进行。 

6、 好的管理人员应注意到自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缺陷,充分发挥人的智慧,进行科学预测,在关键环节上保持可调节性。  3.软硬兼施。实行弹性管理必须以硬管理为基础,在工作稳定有序的情况下,对不同情况灵活处理,使二者有机结合,刚柔互补。  4.随机制宜。由于现实情况在不断变化,要适应这种变化,要求管理者审时度势,随机应变,作出正确的决断,以适应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发展变化。[编辑]弹性管理的实施原则[1]  弹性管理是以规范化的制度管理为基础的灵活机动的管理方法。要根据内部诸因素和外部环镜的变化,突出灵活性、变通性和情感性,以

7、期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规范化的制度管理,是保证工作正常有序运转的基本管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显效性,是弹性管理的基础。弹性管理要求不能忽视变化了的情况和事物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任何一种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制度管理、舆论管理、情感管理都要适应变化了的情况,满足心理需要,符合心理承受能力为出发点。可见,弹性管理是一种强调灵活性和变通性的艺术化管理。实施弹性管理,最关注的首先是能否促进员工的自主发展,高度重视管理的情感性。  弹性管理的原则应体现在管理的各项工作中,弹性可分为系统内部性和系统整体性。系统内部性包括“弹

8、性工作时间”、“弹性工资”;系统整体性包括“弹性计划”。  1.体现在计划工作中。整个计划要具有应变能力。制定计划时,要在行动方案、计划指标上保持适当的可调节度,以利于各要素能自行调整、补充、配合、完善;实施计划时,要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对计划进行修正和完善,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计划顺利进行。  2.体现在组织工作中。首先,人员安排上要保持一定的弹性。其次,组织结构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