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循环经济的蚕桑资源利用问题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循环经济的蚕桑资源利用问题研究

ID:35647520

大小:136.52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4-06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循环经济的蚕桑资源利用问题研究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循环经济的蚕桑资源利用问题研究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循环经济的蚕桑资源利用问题研究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循环经济的蚕桑资源利用问题研究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循环经济的蚕桑资源利用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循环经济的蚕桑资源利用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目录0引言11相关理论概述11.1循环经济理论概述11.2生态经济理论31.3可持续发展理论42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42.1蚕桑产业发展现状概括42.2发展蚕桑资源循环经济的必要性73蚕桑资源循环高效利用现状分析73.1蚕桑资源循环高效利用73.2我国蚕桑资源循环高效利用现状83.3江苏省蚕桑资源高效利用现状124江苏省蚕桑资源高效利用问题分析134.1江苏省蚕桑资源利用出现的问题134.2江苏省蚕桑资源利用出现的原因135我国蚕桑高效利用发展对策及建议135.1建立科学合理的蚕桑资源高效利用的学科和技术135.2以大宗资

2、源为突破口大力发展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产业155.3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的文化价值165.4开展蚕桑循环经济及生态蚕业示范166基于循环经济蚕桑资源循环利用发展趋势分析17结论18致谢19参考文献20I基于循环经济的蚕桑资源利用问题研究0引言近几年我国蚕桑生产发展形势就全国蚕桑生产而言克服了市场价格波动大、不利气候影响等困难,依靠科技力量支撑,深入贯彻科学发展战略,稳步推进产业结构、生产区域调整,生产持续发展,继续在为丝绸工业提供充足原料,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在提高蚕桑生产、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方面依据循环经济相关理论和基础取得很大进展。将蚕桑生产过程

3、中的各个部分物质比例进行合理配置,积极开展蚕桑资源的循环利用可以为养蚕业和茧丝绸工业增添新的活力,促进蚕业经济快速发展。蚕业资源循环利用是一项要求高、涵盖面广的系统工程,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用工业化的经营理念,将蚕业资源循环利用的诸环节连接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利用高新技术为蚕桑资源的循环利用创造了了条件,蚕桑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了蚕桑资源的应用价值,扩大了蚕桑资源的使用范围,拓宽了蚕业经济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因此,在蚕业生产中可以对蚕业资源进行系统、广泛地研究和开发,所有的蚕桑资源都可以被循环利用,达到物尽其用的目的,从而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相关理论概述1.1循环经济

4、理论概述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的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废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弃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型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弃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21的反馈流程,其基本特征是低开采、高

5、利用、低排放。1.1.1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农业循环经济是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理论开展的经济活动,按照生态系统内部物种共生、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利用的生物链原理,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提高生物能源的利用率和有机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再循环最大限度地减轻环境污染,使农业生产活动真正纳入到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去,从而达到生态平衡与经济协调发展。[1]621.1.2农业循环经济的原则农业循环经济遵循“3R”原则和无害化原则:(1)减量化原则:减量化原则是为了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而在农业生产全过程乃至农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稀缺或不可再生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减少废

6、物的产生量。(2)再利用原则:再利用原则是指资源或者产品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使用。如畜禽养殖冲洗用水可用于浇灌农田,即达到了浇水肥田的效果,又避免了污水随意排放、污染水体等;又如在渔业养殖中,利用养殖用水的循环系统,使养殖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循环使用,达到零排放的要求。(3)再循环原则:再循环原则是指对生产或消费产生的废物进行循环利用,使生产出来的物品再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新资源,而不是无用的垃圾。(4)无害化原则:无害化原则要求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这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最终目标[2]126。此外,农业发展循环经济还要坚持因地制宜、整体性协调原则、生物共存互利

7、原则、相互相克趋利避害原则、最大绿色覆盖原则、最小土壤流失原则、土地资源用养保结合原则、资源合理流动与最佳配置原则、经济结构合理化原则、生态产业链接原则和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原则及综合治理原则等[3]。1.1.3蚕桑循环经济概述蚕桑循环经济是整个循环经济特别是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循环经济在具体产业上的一个子系统,是把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应用于蚕桑生产,并在生产过程和产品周期中,可持续利用蚕桑资源,减少资源的投入,减少废物的产生和排21放,并使废物资源化,通过不同生物质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