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中级经济基础常考题

历年中级经济基础常考题

ID:35654592

大小:25.77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4-07

历年中级经济基础常考题_第1页
历年中级经济基础常考题_第2页
历年中级经济基础常考题_第3页
历年中级经济基础常考题_第4页
历年中级经济基础常考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年中级经济基础常考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历年中级经济基础常考题单选题1、()是一种最主要、最常用的税收分类方法。A.按税收缴纳形式分类B.按课税标准分类C.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D.按征税对象分类单选题2、王某在清理父亲的遗物时发现一块奇石,误认为其父所有,遂将其雕刻成石雕,其好友刘某见后十分喜欢,以价格5万元购买之。后张某向王某索要该石时,方知道该石系其父借用观赏。该石当时价值8000元。双方就返还该石发生纠纷。张某诉至法院。石雕的所有权应归谁A.张某B.王某C.刘某D.张某和刘某单选题3、张某将电脑借给李某使用,李某却将电脑卖给王某。根据《合同法》规定,下列关于李某和王某之间买

2、卖电脑的合同效力的表达正确的是()。A.无效B.有效C.效力待定D.可变更或撤销单选题4、(),可将税收分为中央税和地方税。将税收划分为中央税和地方税是由国家在政治和经济上实行分级管理体制决定的。中央税是指属于财政固定收入,由中央政府征收管理的税种。A.按课税标准B.按税种的隶属关系C.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D.按征税对象单选题5、纳税人通过压低生产要素的进价从而将应缴纳的税款转嫁给生产要素的销售者或生产者负担的税负转嫁形式称为()。A.前转B.后转C.消转D.税收资本化单选题6、()的编制是政府对财政收支的计划安排,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

3、,体现政府的政策意图。A.国家预算B.国有资产管理C.财政收支预算D.国债管理简答题7、1、据国家统计局调查,2004年全国进城务工和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工总数超过2亿,其中进城务工人员1.2亿左右,广泛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和乡镇企业就业,并成为城市中外来流动人口的主要来源。2、国务院研究室的调研报告显示,农民工在我国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8%,在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2%,已成为支撑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2004年,农民工的月平均收入为780元,月平均生活消费

4、支出290元,平均全年节余3000元左右。农民工群体每年带回家的数以千计的现金,成为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和改善生活条件的重要来源。外出务农也使农民增长了非农产业生产经营的本领,转变了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据专家估计,目前每100个外来务工农民就有4个走上回乡创业道路。据世界银行的估计,在1998年~1995年7年间我国GDP增长的9.4个百分点中,农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生产率较高的工业、服务业,贡献了其中1个百分点;农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生产率较高的非国有部门,贡献了0.5个百分点。3、近年来,农民工犯罪问题一直呈现居高不下的局面。统计显示,200

5、2年至2005年,某法院刑庭判决有罪案犯1189人,其中农民工犯罪为243人,农民工犯罪人数占犯罪总数的20.4%。农民工犯罪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中青年居多。上述某法院所判的243名农民工犯罪人员中,平均年龄为29岁,其中30岁以下的204人,占总人数的83.95%;二是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上述243人中,文盲14人,小学文化75人,初中文化154人;三是法律意识不强;四是就业情况不稳定的比例高。上述243人中,没有工作的为189人;五是犯罪类型以侵财性案件为主。4、一些用人单位不按国家有关劳动合同的规定要求与农民工建立劳动关系,要么不签合

6、同,要么采取口头约定或者签订“生死合同”等形式来规避法律责任,减轻自己义务。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在全国40个城市专项调查显示:农民工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仅占12.5%;因劳动合同问题引发的上访占全部上访比例的18%。四川金堂县竹篙镇农民彭勇,2002年在都江堰市一个建筑工地打工时被工地上的钻机砸伤,造成左腿瘫痪,丧失劳动能力。但是,由于彭勇没有和建筑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单位拒绝支付任何费用。现在一家5口人仅靠他86岁的老父亲每月400元的退休费苦苦支撑。5、由于户籍限制,外来工子女进入公立学校需要交纳数千元的借读费,这远远超出他们的承受

7、能力。大多数民工子弟只能进入收费较低的打工子弟学校就读。经费的不足导致此类学校师资水平普遍较低,教育条件非常简陋。2006年8月,北京市海淀区教委一纸通知取缔了该区的30多所打工子弟学校,原因多是“未办理办学许可证,条件不合格,违法办学”,1万5千多名农民工子弟需要寻找新学校上学,他们中的多数将面临辍学。在南昌打工的罗贤洪向记者讲述儿子入学问题时感慨良多,他告诉记者,在城里读书真难,儿子一进校就得交齐6年的借读费,面对头痛的借读费问题,他曾与亲朋好友商量了很久,到底是在城里读书还是回农村?最终,为了孩子能够在城里受到好的教育,自己还是咬咬

8、牙,把六年借读费交齐,将儿子送进了城里的学校。6、大量外来人口的到来,给流入地增加了就业、居住、劳动保障、医疗卫生、义务教育等一系列问题,同时由于外来人口数量多,文化素质低,流动性强,难以融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