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9届小高考历史考前热身---精校解析Word版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9届小高考历史考前热身---精校解析Word版

ID:35661426

大小:1.07 M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4-08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9届小高考历史考前热身---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9届小高考历史考前热身---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9届小高考历史考前热身---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9届小高考历史考前热身---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9届小高考历史考前热身---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9届小高考历史考前热身---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ks5u.com{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小高考系列试卷历史热身训练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清人全祖望说:“宗祠之礼,则所以维四世之服之穷,五世之姓之杀,六世之属之竭,昭穆虽远,犹不至视若路人者,宗祠之力也。”这说明宗法制旨在A.强化专制集权B.巩固宗族团结C.稳定统治秩序D.维护社会和谐【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宗法制起到了宗族团结的作用,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

2、涉及专制集权方面的信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宗族团结而非稳定统治秩序,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涉及宗族和谐而非社会和谐,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2.孔子论政,以仁为主,而某思想家承其教发为“仁心、仁政”之论,以为仁、义、礼、智四德,皆由人类天赋侧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引伸发展而成。该思想家应是A.孟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思想家主张“仁政”,“皆由人类天赋侧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主张性本善,可以判断这位思想家是战国时期的孟子,故A项

3、正确;材料表述的不是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董仲舒新儒学主要宣扬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24-故B项错误;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故C项错误;王阳明是心学集大成者,故D项错误。3.下图为南京博物院镇院之宝——南北朝时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这幅砖画反映了南北朝时期人们的市井生活与精神追求。下列场景中最可能符合当时市井生活的是A.铁匠铺里采用了多种冶炼技术,如灌钢法等B.上层社会人士已经用青花瓷器宴请客人C.人们所穿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D.京城里繁荣异常,夜市中人流如【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

4、南北朝时期我国发明了灌钢法,冶铁技术大大提高,A正确;元朝出现青花瓷,B不符合南北朝时史实,排除;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宋朝商品经济发展,出现夜市,D时间不符合题意,D错误。点睛:抓住关键时间信息“南北朝时”,联系所学南北朝经济发展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4.元朝在沿用郡县制一系列基本制度和规则的基础上,增加了行省设置。行省从中央领受部分权力,代中央行事,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这里的“较高级演化形态”表现在A.行省制继承秦朝推广的郡县制B.

5、元朝彻底解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C.行省充任中央控制地方的枢纽D.元朝开创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答案】C【解析】【详解】行省是中书省的的派出机构,代表中央管理地方,充任中央控制地方的枢纽,故C项正确;行省制是秦朝推广的郡县制的重大发展而非笼统继承,排除A。-24-行省制有利于中央集权,但并非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能彻底解决,排除B;秦朝开创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排除D。5.《明太祖高皇帝实录》载,南雄商人以货入京,至长淮关,吏留而税之,既阅月而货不售。商人讼于官,刑部议吏罪当纪过。上曰:“商人远

6、涉江湖,且纳课于官。迟留月日而使其货不售,吏之罪也。”命杖其吏,追其俸以偿商人。材料主要反映了A.朝廷保护商人正常商业活动B.商人社会地位得到大幅提高C.明代通过减税政策发展商业D.政府逐渐放弃重农抑商政策【答案】A【解析】材料中商人的货物被地方官员扣留作为缴纳的商税,致使其货物滞留而滞销,商人将官员告官,明太祖最终认为这是地方官员的过失,杖责官员,把官吏的俸禄追加偿还给商人,反映了朝廷保护商人正常的商业活动,故A项正确;从材料中并不能得出商人社会地位得到大幅提高的结论,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明代通过减税

7、政策发展商业的信息,故C项错误;统治者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在一定时期内重视商业的发展,但并不是逐渐放弃重农抑商政策而是始终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故D项错误。【名师点睛】做题关键是不能被材料现象迷惑,不能把保护商人正常商业活动看作是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政策是我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历代政府推行的经济政策。6.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进入南京,同时又预伏着太平天国的悲剧。……他们的论旨多保守小天堂于一隅之心,少经营八表以取天下之志。同小天堂相比,北京城成了非常遥远的东西。透过历史人物的活动,在

8、这里真正起作用的是千百万小农保守安逸的小生产意识。……这一选择的结果,带来了太平天国事业的历史转折。”从材料来看,导致“太平天国悲剧”的主要原因是:A.定都天京偏安一隅B.北京遥远,北伐军孤军深入C.农民阶级的局限性D.太平天国领导者沉溺于宗教【答案】C-24-【解析】由“他们的论旨多保守小天堂于一隅之心”、“在这里真正起作用的是千百万小农保守安逸的小生产意识”等信息可知,太平天国的悲剧造成主要在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