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应激障碍综述

创伤后应激障碍综述

ID:35719749

大小:38.3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4-14

创伤后应激障碍综述_第1页
创伤后应激障碍综述_第2页
创伤后应激障碍综述_第3页
创伤后应激障碍综述_第4页
创伤后应激障碍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伤后应激障碍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word专业整理目录1.概述21.1基本概念21.2流行病学研究21.3临床表现32.致病因素32.1创伤事件32.2易感因素43.诊断与评估43.1诊断43.2评估54.治疗与预防64.1心理治疗64.2药物治疗64.3预防6参考文献7学习资料整理分享word专业整理创伤后应激障碍综述社会冲突、自然灾害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的生理和心理伤害。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已经成为影响创伤救治整体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严重干扰了人民生活和社会秩序。许多人产生了焦虑、抑郁

2、、恐惧、反复不能忘记痛苦、出现回避行为等症状。这就使得对创伤后应激障的研究越发显得重要。1.概述1.1基本概念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由非同寻常的威胁或灾难性事件所引发的强烈的恐惧感、无助或厌恶等严重的心理反应(Nolen,2005),至少会持续一个月,其特征为创伤或灾难性事件后长期存在的焦虑反应,主要症状为持续的警觉性增高症状群、反复发生的闯人性再体验症状群、反应性麻木症状群(David,n.d.)。PTSD可引起明显的职业、心理和社会功能残疾,对个体的社会功能、家庭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长期的破坏性影响,也给患者及其

3、家庭乃至社。1.2流行病学研究据美国精神病协会(AmericanPsychiatryAsso-ciation,APA)统计,美国PTSD的人群总体患病率为1至14%,平均为8%,个体终生患病危险性达3至58%,女性PTSD患者终身患病率高于男性,约是男性的2倍(Breslau,2001),原因在于伤害女性的暴力袭击的发生更为普遍,如,性侵犯、身体伤害。普通人群中50%以上的人一生中至少有一次曾暴露于创伤事件,并不是所有的创伤幸存者都会发展为PTSD,普通人群中PTSD的患病率为7.8%。女性创伤暴露率为51.2%

4、,PTSD的患病率为10.4%;男性创伤暴露率为60.7%,PTSD的患病率为5.0%。一般说来,不同的人群或个体,不同应激事件所致P'TSD的患病危险性亦不相同。调查发现,经历过满足诊断标准的创伤性事件的人,患有P'TSD的比率如下:强奸,32%;其他性攻击,31%;躯体攻击,39%;家人或朋友被杀,22%;其他犯罪的受害者,26%;非犯罪类的创伤(天灾人祸,事故,受伤等等),学习资料整理分享word专业整理9%(Gilliland&James,1998)。我国军队医务工作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军人PTSD

5、患病率为0,485%,其中,陆、海、空军和学员的P'TSD患病率分别为0.484%,0.58%,0.84%和0.227%,特殊兵种或在执行抗灾任务后的军人P'TSD发病率显著高于和平时期军人P'TSD横断面调查的结果(王,崔,&陈,1996)。目前,我国由自然灾难和突发事故引起的心理创伤已引起心理学界重视。有些流行病学研究报告的数据,如张本等(张,王,&孙,2001)对唐山大地震所致孤儿的P'TSD的调查显示发病率为23%。徐唯等的研究表明,特大爆炸事故后P'TSD的发生率高达78.6%。1.3临床表现PTSD的

6、主要临床表现可分为三组(Nietzel&Wakefield,1996):第一组为反复体验创伤性事件,如,侵人性的回忆和反复出现的噩梦;第二组为保护性的反应,如,回避与创伤相关的刺激和情感麻木;第三组为高度警觉的症状,如,惊跳反应和过度警觉。2.致病因素2.1创伤事件PTSD最初起源于战争创伤后,其原因通常为异乎寻常的战斗事件。后来战争创伤的概念扩展到其他事件,如,大的灾难、躯体的攻击、暴力性侵害等。成为病因的压力可以是来自躯体的或情感的,可以是单独的或重复的,范围可以从自然灾害、事故到刑事暴力、虐待、战争,这种压

7、力既可以是直接经历,如,被打伤,也可以是间接经历(Nolen,2005),如亲眼目睹他人死亡或受伤。而有关症状可以立即出现,也可以延迟发作,如在事件发作至少6个月以上才出现(Butcher,Mineka,Hooley,&others,2004)。还有一些人经历了长时间的精神痛苦,在没有特殊事件发生时也会出现PTSD。近年来个体的主观反应和发生在所爱之人身上的事件也可成为PTSD的应激源。此外,在目击或抢救该事件的过程中也会产生PTSD的应急源(Yehuda,Halligan,&Bierer,2001)学习资料整理

8、分享word专业整理。DSM一W对应激源重新定义后增加了体验到的应激事件的数目,许多医学事件,如,孕妇生产、流产、患癌症或住院等也可导致PTSD。还有一些人经历了长时间的精神痛苦,在没有特殊事件发生时也会出现PTSD。2.2易感因素常见的易感因素有:精神障碍的家族史与既往史,家庭社会因素,性格内向及有神经质倾向,职业特征等。这些因素均增加了个体在创伤后患应激障碍的可能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