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梯间抗震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梯间抗震设计

ID:35777648

大小:33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4-17

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梯间抗震设计_第1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梯间抗震设计_第2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梯间抗震设计_第3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梯间抗震设计_第4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梯间抗震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梯间抗震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_发布于2011-12-05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梯间抗震设计——总工程师邓永强前言汶川大地震被损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其中一个特点是楼梯构件的破坏,影响了逃生通道安全,造成人员伤亡。《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修订时增加了结构计算中应考虑楼梯构件影响的要求,并在2010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细化了各项要求。在建设部对上海的建设工程质量历年检查中,09年5个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由于计算中没有考虑楼梯构件的影响,无一例外被提出意见;11年保障性用房(剪力墙结构)检查被认为上海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梯设计不统一。综上所述,有必要认真研读规范的有关要求,结合目前常用软

2、件的实际使用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梯间抗震设计方法。一、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梯间震害表现在地震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梯问题与砌体结构有所不同,砌体结构由于楼梯间整体性不足,地震中墙体破坏或倒塌造成楼梯段支座失效,进而导致整个楼梯间的破坏;而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尤其是框架结构),楼梯的梯板等构件具有斜撑的受力状态,对结构的刚度及扭转作用有较为明显的影响,由于支撑效应使楼梯板承受较大的轴向力,地震时楼梯段处于交替的拉弯和压弯受力状态,当楼梯段的拉应力达到或超过混凝土材料的极限抗拉强度时,就会发生受拉破坏(见图一、图二)。而楼梯间的平台梁,则由于上下梯

3、段的剪刀作用,产生剪切、扭转破坏(见图三、图四)。-_二、现行规范的相关条款及基本要求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相关条款第3.6.6条利用计算机进行结构抗震分析,应符合下列要求:1计算模型的建立、必要的简化计算与处理,应符合结构的实际工作状况,计算中应考虑楼梯构件的影响。第6.1.8条框架-抗震墙结构和板柱-抗震墙结构中的抗震墙设置,宜符合下列要求:2楼梯间宜设置抗震墙,但不宜造成较大的扭转效应。第6.1.15条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2对于框架结构,楼梯间的布置不应导致结构平面特别不规则;楼梯构件与主

4、体结构整体现浇时,应计入楼梯构件对地震作用及其效应的影响,应进行楼梯构件抗震承载力验算;宜采取构造措施,减少楼梯构件对主体结构刚度的影响。3楼梯间两侧填充墙与柱之间应加强拉结。第13.3.4条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砌体填充墙,尚应符合下列要求:5楼梯间和人流通道的围护墙,尚应采用钢丝网砂浆面层加强。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中相关条款第6.1.4、6.1.5、8.1.7条提出了与《抗规》基本相同的要求,仅6.1.5条第4款高于《抗规》要求。第6.1.5条抗震设计时,砌体填充墙及隔墙应具有自身稳定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4楼梯间采用砌

5、体填充墙时,应设置间距不大于层高且不大于4m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并应采用钢丝网砂浆面层加强。3、现行规范的基本要求结合条文说明理解,规范允许根据不同的具体结构,判断楼梯构件对整体的可能影响很大或不大,然后区别对待,并不要求一律参与整体结构的计算,但楼梯构件自身应计算抗震。现行规范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梯间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可归纳为:是否参与整体抗震计算,视情况而定;楼梯构件应进行抗震设计计算;加强楼梯间填充墙与主体结构的拉结。三、SATWE楼梯参与计算的应用情况1、SATWE楼梯计算目前在PKPM系列中自动生成的楼梯(2跑生成基本正常),梯柱默认采用300×3

6、00,归为支撑;梯梁默认采用200×400,归为框架梁;平台标高框梁默认采用250×500,归为框架梁;斜梯段板默认采用120厚,归为非框架梁。默认值在楼梯自动形成后可以修改,易疏忽,且易出错。构件按各自归类形式提供内力、配筋计算结果。SATWE使用说明明确,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6.2.10~6.2.14条计算,偏心受拉构件的正截面受拉承载力按《混凝土规》第6.2.23条计算。当梯板存在拉力时,计算结果单独给出最大轴力(均为拉力、未见给出压力),配筋仍按受弯构件方式给出支座及跨中等分7个截面的正、负弯矩计

7、算结果。根据梯板有无轴力或轴力大小对比,似乎已考虑拉力的存在,如何考虑未见交代。2、计算对比在研读《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统一培训教材第九讲“框架结构楼梯设计”及由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广厦软件有限公司焦柯等撰写的《楼梯参与结构整体工作的计算分析》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梯间抗震设计进行计算、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单跨、多跨,对称、偏置,或在楼梯间设置长短不等的抗震墙等不同因素组合,建立不同的结构模型,采用08或10版软件计算分析对比。其中为较明显地体现楼梯间的影响,特建立了一个单跨、楼梯偏置的框架结构模型,7开间(开间4m)、跨

8、度7.5m、6层(层高3.6m);恒载5kN/m2(楼梯间7k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