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诊疗方案

心悸诊疗方案

ID:35935237

大小:24.09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4-25

心悸诊疗方案_第1页
心悸诊疗方案_第2页
心悸诊疗方案_第3页
心悸诊疗方案_第4页
心悸诊疗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悸诊疗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心悸诊疗方案【概念】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致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心神不宁,引起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相当于西医的心血管疾病包括各种类型的心脏病,如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心律失常及高血压等和非心血管疾病如:贫血、低血糖、大量失血、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疾病,我们这里主要指各种心血管疾病。【疾病名称】中医病名:心悸西医病名: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中医院校《中医内科学》第七版教材制定。1.自觉心慌不安,心跳剧烈

2、,神情紧张,不能自主,心搏或快速,或心跳过重,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或持续不止。2.伴有胸闷不适,易激动,心烦,少寐多汗,颤动,乏力,头晕等。中老年发作频繁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至喘促,肢冷汗出,或见晕厥。3.常由情志刺激、惊恐、紧张、劳倦过度、饮洒饱食等原因诱发。4.可见有脉象数、疾、促、结、代、沉、迟等变化。5.心电图、血压、X线胸部摄片等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病因病机】心悸的病因较复杂,既有体质因素、饮食劳倦或情志所伤,亦有因感受外邪或药物中毒所致。其虚证者,多因气血阴阳亏虚,引起心神失养;实证者常见

3、痰浊、瘀血、水饮,而致心神不宁。1.体质虚弱:禀赋不足,素体亏虚,或脾胃虚弱,化源不足,或久病失养劳欲过度,皆可使气血不足,心失所养,发为心悸。2.饮食劳倦:嗜食高粱厚味,煎炸炙炥,蕴热化火生痰,痰火扰心,发为心悸。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失施,水液输布失常,滋生痰浊,痰阻心气,而致心悸。3.情志所伤:惊则气乱,恐则气下,平素心虚胆怯,暴受惊恐,易使心气不敛,心神动摇,而心慌不能自主,惊悸不已,渐次加剧,直至稍遇惊恐,即作心悸,甚或外无所惊,时发怔忡。4.感受外邪: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证日久,复

4、感外邪,内舍于心,痹阻心脉,心血运行受阻,发为心悸。或风寒湿热之邪,由血脉内侵于心,耗伤心气心阴,亦可引起心悸。5.药物中毒:药物过量或毒性较剧,损害心气,甚则损伤心质,引起心悸,如附子、乌头,或西药锑剂、洋地黄、奎尼丁、肾上腺素、阿托品等,当用药过量或不当时,均能引发心动悸、脉结代一类证候。心悸的病位主要在心,由于心神失养,心神动摇,悸动不安。但其发病与脾、肾、肺、肝四脏功能失调相关。【鉴别诊断】1.胸痹心痛:除见心慌不安,脉结或代外,必以心痛为主症,多呈心前区或胸骨后刺痛、闷痛,常因劳累、感寒、饱餐或

5、情绪波动而诱发,多呈短暂发作。但甚者心痛剧烈不止,唇甲紫绀或手足青冷至节,呼吸急促,大汗淋漓,直至晕厥,病情危笃。胸痹心痛常可与心悸合并出现。2.奔豚:奔豚发作之时,亦觉心胸躁动不安。奔豚与心悸的鉴别要点为心悸为心中剧烈跳动,发自于心;奔豚乃上下冲逆,发自少腹。【中医证候诊断:具体诊断依据治疗方案】1.心虚胆怯 症状: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而易惊醒,食少纳呆,恶闻声响,苔薄白,脉象动数或细弦。2.心脾两虚  症状: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少寐多梦,健忘,面色无华,神疲乏力,纳呆食少,腹胀便溏,

6、舌淡红,脉细弱。3.阴虚火旺  症状: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伴有耳鸣,腰酸,头晕目眩,舌红少津,苔薄黄或少苔,脉细数。4.心阳不振症状: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虚弱,或沉细无力。5.水饮凌心 症状:心悸,胸闷痞满,渴不欲饮,下肢浮肿,形寒肢冷,伴有眩晕,恶心呕吐,流涎,小便短少,舌淡苔滑或沉细而滑。6.心血瘀阻症状:心悸,胸闷不适,心痛时作,痛如针刺,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或代。【治疗方案】中医辨证分型及方药1.心

7、虚胆怯 症状: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而易惊醒,食少纳呆,恶闻声响,苔薄白,脉象动数或细弦。辨证分析:心为神舍,心气不足易致神浮不敛,心神动摇,少寐多梦;胆气怯弱则善惊易恐,恶闻声响。心胆俱虚则更易为惊恐所伤,稍惊即悸。心为胸中,心气不足,胸中宗气运转无力,故胸闷气短。气虚卫外不固则自汗;劳累耗气,心气益虚,故劳则加重。脉象动数或细弦为心神不宁,气血逆乱之象。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方药:安神定志丸加琥珀、磁石。远志15g石菖蒲15g茯苓25g磁石10g党参10g琥珀10g朱砂2g(冲服)

8、龙齿25g(先煎)水煎取汁200ml,分2次口服2.心脾两虚症状: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少寐多梦,健忘,面色无华,神疲乏力,纳呆食少,腹胀便溏,舌淡红,脉细弱。辨证分析:心脾两虚主要指心血虚、脾气弱之气血两虚证。思虑劳心,暗耗心血,或脾气不足,生化乏源,皆可致心失血养,心神不宁,而见心悸、失眠多梦。思虑过度可劳伤心脾,故思虑劳心则甚。血虚则不能濡养脑髓,故眩晕健忘;不能上荣肌肤,故面色无华,口唇色淡。纳少腹胀,大便溏薄,神疲乏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