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二)

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二)

ID:35991649

大小:81.7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4-29

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二)_第1页
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二)_第2页
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二)_第3页
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二)_第4页
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二)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二)一、单项选择题1、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  A.在阶级社会受历史条件的制约    B.在社会主义社会之前受历史条件制约  C.在共产主义社会之前受历史条件制约 D.在任何社会都受历史条件制约2、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是单独的自然界本身。”这说明(  )。  A.认识是主体的反映       B.认识是客体的反映  C.认识的内容和模式是客体提供的  D.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3、在结构复杂、范围广泛的劳动资料

2、系统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  )。  A.生产工具系统   B.信息传递系统  C.自动化控制系统  D.能源动力系统4、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  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发展水平5、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绝对观念”先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而存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观念外化或异化的结果。黑格尔的观点属于(  )。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的

3、唯物主义6、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上,唯心主义哲学的错误是(  )n  A.设想无物质的运动  B.设想无运动的物质  C.否认运动的存在   D.否认静止的存在7、在自然界,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在社会中,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在认识中,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 )。  A.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  B.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  C.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D.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8、在哲学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说明(  )。  A.矛盾一

4、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  B.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  C.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  D.矛盾双方的融合促使事物发展9、“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的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  )。  A.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起点  B.感性认识的局限性  C.感性认识对人认识事物本质没有实际意义  D.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10、“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旺,一句话可以使国家灭亡”的说法是(  )。  A.否认必

5、然性的非决定论观点  B.否认偶然性的宿命论观点  C.承认必然性和偶然性统一的辩证法决定论观点  D.只承认必然性的机械决定论观点11、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必须分清主流和支流,而且要看到取得的成就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不迷失方向,坚定前进信心。这在哲学上是坚持了(  )。  A.普遍联系的观点   B.运动发展的观点  C.肯定与否定的观点  D.“两点论”与“重点论”结合的观点12、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  )。  A.量变质变规律  B.否定之否定规律  C.事物普遍联系和永恒

6、发展的规律  D.对立统一规律13、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  A.反映和被反映的实践关系  B.改造与被改造的认识关系  C.相互依存的关系  D.相互作用的关系14、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  )。  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  B.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C.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   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1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7、)。  A.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问题  B.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世界发展动力问题16、人生价值之所以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是由于人的存在具有两重性,这两重性是指(  )。  A.人既具有自然性又具有社会性  B.人既是作为个体而存在又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  C.人既存在正当的个人利益又存在自私观念  D.人既有社会性又有阶级性17、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  )。  A.社会物质财富和成果     B.社会文化财富和成果  C.社会一切成果和财富

8、的总和  D.社会政治文明成果18、在知识经济时代(  )。  A.知识生产决定物质生产  B.物质生产决定知识生产  C.知识生产取代了物质生产的基础地位  D.知识生产成了社会发展的原动力19、“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20、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