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保障基本价值取向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

从社会保障基本价值取向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

ID:36002299

大小:35.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4-29

从社会保障基本价值取向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_第1页
从社会保障基本价值取向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_第2页
从社会保障基本价值取向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_第3页
从社会保障基本价值取向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_第4页
从社会保障基本价值取向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社会保障基本价值取向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社会保障基本价值取向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高等教育学论文从社会保障基本价值取向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罗 索【摘 要】社会保障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体现在“保证基本生存”与“社会安全网”、“国家担负主要职责”、“缩小收入差距”与“实现福利最大化”、“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宏观调控经济”与“有效技术操作”等方面。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与偏差,为此应建立多主体联动的社会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全方位的社会保障服务和管理,加强社保基金的监管机制,提高社保基金的使用效益。关键词社会保障价值取向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

2、50-9889(2014)09C-0034-03社会保障是国家政治进步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反映,具有重要政治功能,起到保障公民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的作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经济功能,如增进社会总福利、调节宏观经济以及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等。价值取向指某些价值观成为一定文化所选择的优势观念形态,或为个体所认同并内化为人格结构中的核心部分,具有评价事物、唤起态度、指引和调节行为的定向功能。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取向是制度设计的基础和导向,它不但决定社会保障制度的性质和基本功能的实现,而且直接影响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方向。一、社会保障的应然价值取向从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历程可知,几乎每一种理

3、论学派的建立都与其特定的社会现实问题息息相关,尽管主张各不相同,但最基本的价值取向还是相同的,这由社会保障的性质、功能及发展规律所决定。通过研读中西方社会保障理论,梳理各理论学派的观点,参照社会保障的实然价值取向及实际社会效果,本文归纳出以下几点社会保障应然价值取向。(一)国家担负主要职责原则。国家在经济、福利方面担负重要的职责,社会保障是国家的主要职责之一,社会保障体系应以政府为主体。从德国的新历史学派强调“国家的职责除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发挥军事威力外,还有一个‘文化和福利’的目的;国家具有管理经济的职能,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极为重要”,到福利经济学的“国家必须干预经济生活”,再到凯恩斯主

4、义提出的“通过国家干预经济来扩大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的”的“国家干预理论”,无不强调国家在社会保障中所负的重要职责。(二)保证基本生存与“社会安全网”原则。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初衷,就是要为社会建立一张“安全网”,德国“经济奇迹之父”路德维西·艾哈德认为社会保障制度就是为竞争中的失败者和失去竞争能力的人提供物质帮助的、具有互助性质的安全制度。《美国社会福利词典》也曾把社会保障解释为是对社会成员可能遭遇的各种危险如疾病、老年、失业等加以防护的社会安全网。“安全制度说”是建立社会保障的初衷,是给所有面临生存危险的人群提供安全庇护的网。如果社会安全网只庇护部分人群,如果最需要它的弱势群体都不能享

5、受其庇护,实际上就掠夺了那些未被覆盖到的人群的基本生存权,社会保障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三)缩小收入差距与实现“福利最大化”原则。旧福利经济学中,庇古认为衡量社会经济福利的尺度是“国民收入”,包括国民收入的数量及其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状况。因而检验经济福利的标准就是国民收入的大小及其分配的状况。在他看来,国民收入总量越大,福利也越大;收入越平均,福利就越多。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上,同等数量的收入或货币,对于穷人的“边际效用”要比富人大,因而提出“通过实行收入相对均等化,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经济获得更大增长,从而增加社会福利”的观点。(四)“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原则。新福利经济学认为经济效率是最

6、大福利的必要条件,合理分配是最大福利的充分条件;社会市场经济学派也认为“社会公正”和“社会安全”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而“第三条道路”则主张把民主从国家政治生活引入社会经济生活,通过高额累进税限制私人资本,同时通过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来消灭贫困,实现公民收入的公平分配和充分就业,扩大生活福利,最终实现社会公正。(五)“宏观调控经济”与“有效技术操作”原则。社会保障制度是经济增长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宏观调控经济的“自动稳定器”。社会保障具有刺激消费与稳定宏观经济的作用,是一种“有限”再分配与“有限”保障政策,为了实现整个社会性的最大福利化,提高社会保障金的管理与运营效益,应该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

7、与技术操作。新福利经济学的效用序数论、最优条件论、补偿原则论、社会福利函数论,分别从技术层面探讨“达到最大限度的社会福利所需要的一系列条件”,认为增加福利的行动援助比商品本身更能改变贫困,改变贫困应着力于提供增加收入的行动援助,如实施促进就业的培训和补贴政策。社会保障的本质和功能是相对稳定的,社会保障的基本价值取向由社会保障的本质和功能所决定,万变不离其宗,无论社会保障制度如何选择,都应该遵循社会保障基本价值取向。二、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