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ID:36010773

大小:3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29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_第1页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_第2页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_第3页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天桥岭林业小学兰华艳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在语文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学实践告诉我:在课堂教学中,问题设得好,设得巧,不仅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桥梁,引导学生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而且能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走近学生的生活和心灵,与学生产生共鸣,“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的思维往往从问题开始。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一、 设计问题应遵循以下原则:1、问题的明确性。设计的问题要明确:一是要抓得准,摸得透,有的放矢。每次发问必有所为,或引起注意,或强调重点,或激

2、发思考。二是要措词确切。用语一定要准确、恰当,能真正表达应该表达的意思,回答的活动范围要小,尽可能从一个角度去问,不产生歧义。2、问题的适度性。设计的问题必须难易适度。这样的问题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学生要经过一番运用概念进行推理、判定的思考功夫,才能回答出来。3、问题的激发性。教师课堂上所提的问题必须具有激发性,使学生听后产生浓厚的兴趣,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思维。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教材中主要内容的奇巧之处来提出疑问,以便让学生质疑争论;善于抓住课文中的重大线索提出问题,促使学生的深思。4、问题的灵活性。设计课堂提问不可机械死板,类型应灵活多样、新颖别致。二、课堂问题

3、设计的技巧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改革课堂教学,我们必须研究提问的艺术,把握设计问题的技巧,启疑开窦,问得美妙,问得开窍。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1、有的放矢。打靶要瞄准靶心才不至于放空箭,设问也应如此。课堂教学的靶心就是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重点、学生的难点来提问。首先,扣住重点。抓住了重点,也就抓准了方向,重点解决了,教学的任务也基本落实了。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说说“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是怎样用这个词的?学生很容易找出课文中的第一段,我让学生读这句话,然后接着说,有不可估量的损失就一定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昔日的圆明园中

4、究竟有些什么?我们说它有不可估量的价值,那就让我们走进昔日的圆明园。通过学习课文的2、3、4自然段,使学生得到了这样的收获,“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接着我让学生用“是…也是…”变成一句话。“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也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我接着说,那么,现在就请同学们回过头来,我们走近圆明园,感受这博物馆、艺术馆,这瑰宝、这精华,请问,这圆明园里拥有的究竟是什么?透过你所看到的,跳出你所感受到的,最后我们可以浓缩成一个词,拥有的究竟是什么?让学生在课文的第一段中找,再回头读课文的第一段,

5、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圆明园中所拥有的是文化,拥有的是祖国的文化,还是世界的文化,圆明园的价值我们才说它是不可估量的。其次,抓住难点。所谓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靶心”。抓难点更要讲究方法,化难为易。在执教《钓鱼的启示》一文时,理解“我”从钓鱼台中得到什么启示?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诱惑是什么意思?诱惑人的“鱼”指什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使学生明白,诸如:金钱、地位、荣誉……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在我们生活中的确会经常碰到,实践道德,放掉到手的鱼,就需要放弃个人的利益。从

6、而突破了难点。2、管中窥豹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成功的课堂问题设计,往往能“四两拨千斤”,通过“一斑”而引出“全豹”。这里的“一斑”可以看作是整堂课的精华,是最具营养,最有嚼头的。抓住这一点进行提问可以激活学生的兴奋点,提高学习兴趣,是语文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的有效方法,提问时切不可忽视。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我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评价父与子的句子“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设计提问,“了不起”是什么意思?抓住“了不起的父与子”品读全文,从“父”与“子”两个方面来理解。及其它重点句,如“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

7、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等等描写父子语言,行动,外貌的句子,指导读,体会,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篇幅较短,很容易就能找到“豹斑”,获取课堂教学的高效率,篇幅较长的文章更应该做到“长文短教”。例如《珍珠鸟》一文的教学,我抓住“小家伙”这个词进行设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找出带有这个词的句子,读一读,从中体会到什么?通过理解带“小家伙”的三个重点句子,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无论是人与鸟,还是人与人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