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段的长短比较》教案1

《线段的长短比较》教案1

ID:36011174

大小:4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4-29

《线段的长短比较》教案1_第1页
《线段的长短比较》教案1_第2页
《线段的长短比较》教案1_第3页
《线段的长短比较》教案1_第4页
《线段的长短比较》教案1_第5页
资源描述:

《《线段的长短比较》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线段的长短比较》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线段概念的基础上,了解线段的长度可以用正数来表示,因而线段可以度量、比较大小以及进行一些运算.使学生对几何图形与数之间的联系有一定的认识,从而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2、掌握比较线段长短的两种方法,会用直尺和圆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3、理解线段和、差的概念及画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教学重点线段长短的两种比较方法.教学难点对线段与数之间的认识,掌握线段比较的正确方法.教具准备四支筷子(三红一绿,长短不一)、圆规、直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教师:老师手中有两只筷子(一红一绿)如何比较它们的长短?学生:

2、先移动一根筷子,与另一根筷子一头对齐,两根棒靠紧,观察另一头的位置,多出的较长.教师:比较长短的关键是什么?学生:必有一头对齐.教师: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学生:可以用刻度尺分别测出两根筷子的长度,然后比较两个数值.教师:我们可以用类似于比筷子的两种方法来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二、新课教学.让学生在本子上画出AB、CD两条线段(长短不一).1、“议一议”怎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比较的过程,然后教师边演示边用规范的几何语言描述.叠合法:把线段AB、CD放在同一直线上比较,步骤有三:①将线段AB的端点A与线段CD的端点C重合,②将线段AB沿着线段CD

3、的方向落下,③若端点B与端点D重合,则得到线段AB等于线段CD,可记做:AB=CD(几何语言).若端点B落在D内,则得到线段AB小于线段CD,可记做:AB<CD.若端点B落在D外,则得到线段AB大于线段CD,可记做:AB>CD.如图1(注:讲此方法时,教师应采用圆规截取线段比较形象,还需向学生讲明从“形”角度去比较线段的长短.)度量法: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线段AB和线段CD的长度,再将长度进行比较.总结:用度量法比较线段大小,其实就是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从“数”的角度去比较线段的长短)2、教材141页习题第1题.3、想一想.问题一:已知线段a(如图2),用直尺和圆规画一条线段,

4、使它等于已知线段a.图2:先让学生自己尝试画,然后教师示范画图并叙述作法,让学生模仿画图.画法:①先作一条射线AC,②用圆规量取已知线段a的长度,③在射线上截取AB=a,线段AB就是所求的线段.(注意:要求学生不必写画法,但最后必须写好结论)问题二:已知线段a、b,画一条线段c,使它的长度等于已知线段的长度的和.同样让学生自己先画,可以请一位学生板演.教师总结,讲规范的步骤,同时指出线段和的感念.(强调:线段的和指的是线段的长度之和.)变式:画一条线段d,使它的长度等于已知线段的长度的差.由学生自己讨论合作完成,教师作评价.课外题:(有时间可选做).做一个三角形纸片,你能用

5、几种方法比较线段AB与线段AC的长短?三、课堂小结:谈谈收获:(由学生总结).①线段长短比较的两种方法,②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③线段的和、差的概念及画法.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两点间距离的概念和线段中点的概念及表示方法.2、学会线段中点的简单应用.3、借助具体情境,了解“两点间线段最短”这一性质,并学会简单应用.4、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意识,进一步提高观察、分析和抽象的能力.教学重点线段中点的概念及表示方法.教学难点线段中点的应用.教学过程1、复习回顾.线段长短比较的两种方法.2、概念分析.(1)线段性质和两点间距离.“想一想”:小狗、小猫为什么都选择直的路?出示课本图

6、片,从上面的两个事例中,你能发现有什么共同之处?(可让学生稍作讨论后回答)学生:选择直路,路程较短.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出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要强调两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而不是两点间的线段,线段是图形,线段的长度是数值.教师:“两点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较广,你能否举一些例子?学生:从A到B架电线,总是尽可能沿着线段AB架设等.(2)线段的中点.请按下面的步骤操作:(学生做)①在一张透明纸上画一条线段AB,②对折这张纸,使线段AB的两个端点重合,③把纸展开

7、铺平,标明折痕点C.如图1C教师:线段AC和线段BC相等吗?你可以用是么方法去说明?学生1:用刻度尺测出它们的长度,再比较.学生2:用圆规测量比较.教师:象图1这样,点C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C与BC,点C叫做线段AB的中点.用几何语言表示:∵点C是线段AB的中点∴AC=BC=AB(或AB=2AC=2BC).教师:刚才用折纸的方法找出AB的中点C,你还能通过什么方法得到中点C呢?学生:用刻度尺去量出AB的长,再除以2,就得到点C(让学生板演).3、巩固练习:(1)填空:如图2已知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