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应该教什么以及怎样教

语文课应该教什么以及怎样教

ID:36118549

大小:16.9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6

语文课应该教什么以及怎样教_第1页
语文课应该教什么以及怎样教_第2页
语文课应该教什么以及怎样教_第3页
语文课应该教什么以及怎样教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课应该教什么以及怎样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课应该教什么以及怎样教近读张存平先生《在文本缝隙上浅浅地吟唱》一文,引发我的思考是:语文课到底应该教什么,以及应该怎样教?在《在文本缝隙上浅浅地吟唱》一文中,张存平先生点评了肖培东老师执教《在沙漠中心》一课的突出特点:1.“彻底打破传统语文课的套路,切准文本解读的最佳缝隙”;2.“让学生彻底放开,倾情走进文本,以自己的体验来表现文本(甚至表演文本)”;3.“对文本语言文字的涵泳,把语文课上成对语言文字体悟研读的课,上出语言味、语文味。”继而,张存平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1.“对意识流的描述体验需要安静的思考体验,不需要张扬的朗读”;2.

2、“不能回避的另一个问题是文本解读需要不需要关注文本的主旨核心”;3.“受传统中庸思想的影响,我们中国人很少有冒险的意识,所以对于冒险事业的价值探讨值得让学生讨论”;4.“还有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和价值观的培养”;5.“联想叙述能力,句阵的铺排能力、别致的比喻修辞能力等等在文本中都值得有意识地培养训练”;6.“在文本的表层徘徊咏叹,缺乏那种走进文本深层的厚重感”。毋庸置疑,张存平是一位善于思考的老师,而且思维深刻,颇有见地。笔者无意于评价孰是孰非,因为是非对错本不是绝对的,“存在”的价值在于“需要”。其实,肖培东也好,王君也好,

3、张存平也好,引起问题争议的本质在于:语文课到底应该教什么,以及应该怎样教?语文课应该教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自然是应该教语文。那么,语文是什么?叶圣陶先生说过,“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显而易见,语文的本质属性是“语言”。语文课教语文,就是教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这是语文课的核心任务。“思想性、文学性和知识性都是在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基础上形成的,这也决定思想教育、文学教学和知识教学必须在读写听说的语言教学基础上进行。”(张传宗.语文教学需要作深层次的研究和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

4、014(12)63页.)真语文网友万老师曾问及“言与意”的问题,我的理解是“语言是言意之结合体,两者凝合为一不可分离,然而我们教语文、学语言,不是首先奔着内容去的,而是首先奔着语言去的,先明语言之精妙,方见文意之精美,情节之感化,精神之陶冶,这就叫做以言带意,这是语文学科的本务”。如此看来,张存平所言,与肖培东所行,其实并不矛盾。无非是看问题的视角与重点不同而已。看得出,肖培东“把语文课上成对语言文字体悟研读的课”,无疑是一堂真语文课,至于“打破传统语文课的套路,切准文本解读的最佳缝隙”“让学生彻底放开,倾情走进文本,以自己的体验来表现文

5、本(甚至表演文本)”,其实是“怎样教”的问题。而张存平所言“主旨核心”“冒险事业的价值探讨”“思维能力和价值观的培养”“联想叙述能力,句阵的铺排能力、别致的比喻修辞能力等等”,本质上均属于“教什么”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必须在读写听说的语言教学基础上进行”。否则,把课文内容、情节感化、精神陶冶等作为教学和学习主体,而把语言运用放在次要地位,这样的课往往容易偏离语文正道,多数课甚至夸大拨高成为政治课、思想课等等,若是再向前一点,就变成“荒了自家地,种了别家田”,做了其他学科的事,舍本逐末了。当然,“走进文本深层”、“安静的思考体验”与“张扬的

6、朗读”,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同文本处理方式,这是“怎样教”的问题,不仅要考虑文本对象特点,还要考虑学习主体年龄特点等因素。即便同样是“教语言”,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对文本进行大胆取舍,选择个性化的教学内容,正如王荣生先生所言“合宜的教学内容是有效课堂的首要特质”,要“根据学生的学情来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相对来说,“怎样教”远比“教什么”更丰富、更多元,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怎样教”里包含着“教什么”的设计构思,更能呈现一位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智慧。再说,“

7、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再换一篇课文,学生要同样知晓语用之律,这是语文务本之道。因而,“言而达意,或言不及意,或言意互生,或言意融通”,这其中从言到意的过程,就是咱们语文学科的事,万不可因意而费言,或得意而忘言。可见,肖培东们“《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也是无可非议的。粗浅之论,一家之言,难免失之偏颇,权作对此问题的一个回应。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