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历史简介

重庆历史简介

ID:36119661

大小:1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6

重庆历史简介_第1页
重庆历史简介_第2页
重庆历史简介_第3页
重庆历史简介_第4页
重庆历史简介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庆历史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重庆历史简介一、原始社会时期的重庆重庆具有悠久的历史,远在200万年以前,巫山猿人就拉开了重庆历史的帷幕,说明长江三峡地区是世界人类的摇篮之一。考古学家在丰都(10万年前)、铜梁(2万年前)等地发掘出旧石器时代遗址,巴南区、江津、合川等地也零星发现了2万多年以前的打制石器,说明当时已有不少先民生活在这一带。距今约五千多年,长江沿岸已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氏族公社的村庄分布在岸边平坦而肥沃的台地上,从事农业耕作,捕捞鱼虾,烧制陶器,过着原始的共产主义生活。大禹治水的传说。传说中大禹治水曾经来到重庆一带,娶了南岸涂山部落首领的女儿涂山氏为妻,大禹忙于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多情的涂山氏

2、经常站在江边的一块大石头上呼唤自己的丈夫归来,天长日久,涂山氏也化成了一块石头和她站立的石头融为一体,人们便把弹子石江边这块石头叫做:“呼归石”。二、奴隶社会时期的重庆大约在公元前12世纪,巴族的一支为躲避商朝统治者的压迫,向西迁移,来到重庆地区,他们看到长江、嘉陵江交汇的江州(今渝中区)地势十分险要,易守难攻又交通便利,便以此地为自己的活动中心。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推翻了商朝统治。周朝建立后,周武王分封姬姓宗族于巴国,以江州为首都,建立起一个以巴族为主体的奴隶制国家——巴国。巴蔓子将军的传说。巴国晚期,一场巨大的内乱爆发,巴蔓子将军被迫以割让巴国三个城池为条件

3、向楚国借兵镇压,在楚军的帮助下内乱平息,事后楚王派人来到江州索要三个城池,巴蔓子将军不忍国家割让领土,拔剑自刎,以自己的头答谢楚王,城是不能给的。楚王得知此事后非常感慨地说:“如果我有巴蔓子这样的忠臣,我还要城干什么!”遂用上卿之礼安葬了他的头颅,巴国也用上卿之礼安葬了他的身躯,传说七星岗莲花池巴蔓子将军墓就是埋葬他身躯的地方。公元前316年,秦国派张仪出兵巴国,巴国灭亡。三、战国秦汉时的重庆秦灭巴国以后,张仪于公元前314年建立巴郡,下设县,首府就设在江州(今渝中区),张仪筑江州城(土城),位置在今朝天门、千厮门、小什字、望龙门之间,面积约两平方公里。采取一系列封建化的改革措

4、施,向封建制过渡。汉朝仍沿用郡县制,汉末出现过张修领导的五斗米道起义(184年),马相为首的黄巾起义(188年)。四、三国、隋唐时期的重庆223年,蜀汉皇帝刘备在白帝城托孤,将17岁的太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派李严驻守江州,李严自认为占据了这块战略要地,手中又有几万大军,于是野心膨胀,妄图独霸一方,为加强他盘踞的江州的防御能力,李严在秦汉江州城的西面筑了一座江州大城,周围16里。为使江州大城更加易守难攻,李严还企图将江州变成一座四面环水的孤岛,决定挖断两江之间最窄之处(今鹅岭公园处),让部分嘉陵江水由此流入长江。这项庞大的工程已经动工,诸葛亮明察秋毫及时将李严调离,但挖掘的

5、痕迹到明朝都还依稀可见。隋唐时社会统一,经济发展,巴蜀成为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583年,巴郡改称渝州,农业、井盐业发展,渝州成为长江上游的交通枢纽。唐代诗人留下众多吟诵巴渝风情的诗歌,其中李白的《朝发白帝城》家喻户晓,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成为千古名句。五、两宋时期的重庆公元1102年,宋徽宗改渝州为恭州。公元1189年,封在恭州当恭王的赵惇当上了皇帝,即宋光宗。按皇家规定,凡皇帝继位前受封并居住的地方,都要由州升为府,光宗认为:他受封恭王是一重喜庆,由恭王继承皇位又是一重喜庆,一共是两重喜庆,于是下令改恭州为

6、重庆府。重庆得名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南宋时蒙古入侵,重庆军民在合川钓鱼城奋力抵抗,蒙哥大汗受伤死于北泉。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6年灭南宋,1278年元军卷土重来,再围重庆,守将张珏拼死抵抗,血溅通远门,部将赵安降元引敌入城,张珏被俘,重庆陷落。元军加紧围攻最后一个抗元据点钓鱼城,1279年守将王立以保全全城军民生命为条件降元,结束了36年的抗战历史。宋代文学艺术成就。涪陵是宋代易学中心,著名的大足石刻、潼南大佛建造于宋代。六、元朝末年的重庆元朝统治末期,爆发红巾军起义,其中一位起义军领袖明玉珍攻克重庆城,1363年明玉珍在重庆称帝,建大夏国,1363年明玉珍病逝葬于

7、江北,今重庆织布厂内。1371年,明灭大夏国。七、明清时期的重庆明朝重庆指挥使——戴鼎——重修重庆城,新修的重庆城有17道城门,“九开八闭”,奠定了以后明清六百年重庆城的规模,直到20世纪20年代拆除城门之前,基本没有多大变化。1644年6月,张献忠率领的大西农民军攻打重庆,由于城墙高而坚固,起义军攻城受阻,经过周密侦查,发现通远门城根有土,于是采取挖地道进行爆破的方法,炸塌城墙一角,攻占了重庆城,公审贪官,大炮打天,表现了敢于斗争的大无畏精神。(中华路杨柳街的传说)清康熙年间,实行向四川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