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

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

ID:36120706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6

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_第1页
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_第2页
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_第3页
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_第4页
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内容提要:学习习惯是长期训练养成的不易改变的学习方面的定型性行为,是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动力定型。良好的学习习惯较之知识和能力对学生的发展更重要。从低年级段开始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对他们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要充分调动学生、家长的积极性,立足课堂,面向全体,注重细节,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养成。从而提高能力,达到乐学、善学,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关键词:重视养成发展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是良好的习惯最多的人。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科学归纳法的奠基人培根,一生成

2、就斐然。他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什么是习惯?按《辞海》的解释:“习惯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并变成需要的行为方式。”这一解释肯定了习惯是一种习得行为方式,指明了这种行为方式变成了需要,具有稳定性和自动化的特征,并强调了这种行为方式的养成需要重复练习。因此可以说,学习习惯是长期训练养成的不易改变的学习方面的定型性行为,是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动力定型。良好的习惯对社会群体的精神面貌、民族性格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印度谚语说得好:播种行为、收获习惯、

3、播种习惯、收获性格。而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国内外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位置。古今中外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者,无一不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国一些著名教育家都非常重视习惯的教育作用。陶行知倡导的“生活教育”就把培养儿童的良好的习惯放在重要的地位。叶圣陶也说:“‘教育’5这个词就粗浅的方面说,‘养成好习惯’一句话也就说明了它的含义。”目前的现状是父母有的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较多的把目光集中在分数上;有的盲目崇拜西方教育观念,一味追求能力、交

4、际;有的对孩子过分宠爱……这些想法都致使家长对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比较忽视。导致有些孩子一边写作业一边玩橡皮、铅笔;有些孩子骄横自满。他们虽然聪明,却由于不良习惯的影响,降低了学习效率,影响了学习成绩,也制约了学生能力的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较之知识和能力对学生的发展更重要,可使学生顺利地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小学生可塑性大,各种习惯容易养成,也易于改变。从低年级段开始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对他们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或模仿他人情况下形成的,主要靠外力作用。年级(一)立足课堂,面向全体,强化学

5、习习惯的培养。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在学习活动中通过练习和不断重复固定下来的学习方面的行为方式。课堂是习惯培养的主阵地,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渗透习惯的培养,如讲课时要求学生耐心听讲、积极思考、大声回答问题;做作业时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姿势、仔细审题、认真书写;阅读时要爱惜书本,边读边想。课堂上要严格规范,加强训练,经常对照,督促去做。例如在教学《小松鼠找花生果》一课时,我带了一把花生果进了课堂,让学生猜一猜,导入了课文。并许诺:下课后,老师会把这些花生果奖给上课最认真,发言最积极的爱动脑的学生。一堂课,学生

6、学习气氛高涨,课堂秩序井然。课后,学生们每人吃着一颗花生果,非常满足,连声说香。这也是他们的自我肯定。教师在课堂上抓住一切机会,经常强化锻炼,学生一定会习惯成自然的。(二)联系学生实际,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说:“习惯是从实践中培养出来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都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5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联系实际,经常对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形成习惯。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对低年级学生首先要在正确的握笔姿势、良好的读书写字姿势以及上课专心倾听、积极发言、善于思考等方面加强督促与示范,为学生

7、树榜样,找差距,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学生喜欢的各种形式,如:加五角星、评模范学生、讲好习惯故事等正面教育形式,激发学生的热情,逐步养成好习惯。(三)家校同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习惯是习得的行为方式,需要反复的训练才能变成自觉的行动。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是教师的责任,也是家长的责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的依赖性较强,对老师、家长都是绝对的信任。因此,家校合力,让学生在和谐的人文环境中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显得尤为重要。如今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普遍比较重视,但由于受个人文化水平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