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克和克(课时2)》教案

《千克和克(课时2)》教案

ID:36140317

大小:3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6

《千克和克(课时2)》教案_第1页
《千克和克(课时2)》教案_第2页
《千克和克(课时2)》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千克和克(课时2)》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千克和克(课时2)》教案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9、40页。教材与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为了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实践活动,以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形成质量观念;又通过计算、称同一物体而得出的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使学生的猜想得到验证,很具体地感知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在整个新知识的教学中,学生始终

2、怀着饱满的热情,积极地去探索、去体验,主动地建构知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用秤称物品质量的方法,会选择适当的单位表示常见物品的质量。2、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具体事物经历感受并认识能准确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重量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亲切感,培养学生估测意识。教学重难点1、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观念,感知1克与1千克有多重。2、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方法和能力。教学方法实践感

3、悟、讨论。教学准备课件,盘秤一台,鸡蛋和水果糖各1千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先让学生说一说陪家长去超市采购:糖果、水果等食物的经历,然后启发学生联想我们常用的称物体质量的秤。师:过年你们陪家长去超市买了些什么?请同学来说说你的经历。师:怎样知道西瓜或苹果有多重呢?(同学们说到什么物品,就问怎么知道它有多重呢?)生:用秤来称。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种常见的秤?(多媒体课件出示盘秤、台秤、电子秤、磅秤。)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认定问题阶段。教师启发,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发现质量的两个单位:克与千克。师:你在哪

4、见过这些秤?生1:我在超市卖食品的地方见过电子秤。生2:卖水果的地方有盘秤。生3:我见过夏天卖西瓜的用磅秤。……师:丫丫和聪聪去超市购物,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从图中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同桌交流。生1:有的用千克做单位,有的用克做单位。生2:我发现重的物品用千克,轻的物品用克做单位。生3:第一个秤上,“10”下面写的是“kg”,第二个秤上,“100”下面写的是“g”,怎么不一样?师:兔博士可以回答你的问题,我们一起来读读吧,预备起。生:“千克”可以用“kg”表示,“克”可以用“g”表示。师:这么细微的不同都能发现,同学们

5、真细心,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有信心吗?三、自主合作,探索尝试阶段,反馈交流,达成共识阶段。师(拿出一袋盐):现在,谁来估量一下一袋盐的质量?(学生估计),师:我们来一起看一看质量标注,一袋盐500克,那两袋呢?生:1000克。(板书1000克)师:我们把这两袋盐放到秤上称称看吧!(出示课本情境图)生:1千克!师:这两个一千克的单位一样吗?(不一样)多少个1克是1千克?(1000个1克是1千克)师:"千克"与"克"是两个不同的质量单位,大家猜一下多少个1克会是1千克呢?生:1000个克是1千克

6、师:你是怎么猜想出来的?学生可能会说:生1:我从盘秤的刻度上看出来的。生2:我看到一包盐上标的净含量是500克,刚刚又称了一千克的盐有两包,就是500+500=1000克,我就才1千克等于1000克。师小结:满1000克我们就可以用一个比较大的重量单位"千克"来表示师:1000克=1千克四、巩固拓展,提升发展阶段。师:你们可真是一群爱动脑的小天使啊!我想来考考你,请拿出一个鸡蛋,先掂一掂,感觉一个鸡蛋有多重,再估计它大约是多少克?小组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了解情况。师:(出示情境图)我们来称称看是

7、多少克。生:67克。师:可以写成67g。师:那1千克估计有多少个鸡蛋呢?生1:12。生2:14。师:(追问)你是怎样想的?(师生交流)师称出1千克鸡蛋,和大家一起数一数。五、课堂练习。1、练一练第1题。学生自己完成,然后招人不、回答。2、练一练第2题。小组内交流,然后教师验证。3、练一练第3题。四人小组交流讨论,选合适的质量单位填空。重点交流填写理由。六、小结这节课同学们都能认真学习和积极的回答问题,我特别高兴,那最后谁愿意跟我们分享一下这节课你收获了那些知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