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纪行)教案

(阿里山纪行)教案

ID:36154464

大小:4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6

上传者:U-2441
(阿里山纪行)教案_第1页
(阿里山纪行)教案_第2页
(阿里山纪行)教案_第3页
(阿里山纪行)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阿里山纪行)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集体备课专用主备参加周元东全体语文教师个人修改意见人人员课题阿里山纪行教1、欣赏阿里山如画的风光;学2、品味文章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目3、学习本文移步换景的写法。标教学1、欣赏阿里山如画的风光;重点2、品味文章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教学学习本文移步换景的写法。难点教学多媒体具课前预习,识记生字词fēngmíshānlánkānchēngdìtīng风靡山岚.堪.称谛.听hóngguìyīhóngchuàngdǐngjìngmì红桧.一泓.幢.顶.静.谧.xiāngqiànzhòuránchán镶.嵌.骤.然.禅.1、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导入2、学法指导介绍游记类文章的基本学习方法。游记散文通常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随着立足点和观察点的变化,一边走一边看,然后把看到的主要景物依次描写下来。所以我们学习这类文体的方法是:找出文中交代行踪线索的词语,以 及文中主要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3、整体感知、理清思路学生自学要求:做导游为大家介绍阿里山之行的旅游路线和沿途所见的主要景物及其特征。4、讨论交流归纳交代清楚游览的行踪:台北松山机场——台湾中部城市嘉义——阿里山站——神木主要景物及其特征:林海云雾潭水清澈森林无边曲径幽路神木神奇5、品读语言,欣赏阿里山如诗如画的风光作者作者用典雅、凝练的语言把阿里山的景色描写得很美,请自选一处你喜欢的语言反复吟诵、欣赏品读,说说你喜欢的理由。(提示:可从修辞、节奏、感情等角度考虑)(教师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朗读方式品读课文,同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再现阿里山如诗如画的风光)。师生互动:感受语言的音乐美和情韵美。自由读5分钟,然后朗读展示。节奏美:文句的长短、整散,语势的疾徐、直曲,字音的响沉、抑扬,错杂相间,使文章声势呈现 有规律的变化,和谐流畅,构成声音的节奏。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了。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是禅的世界。音节美:使用两个字或四个字组成的词,要比一个字更合乎节拍,读来顺口,听来入耳;有时单音节词与双音节词交替使用,同样能产生美感;有时妙用助词,也可使句子完整,音节整齐。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修辞美:恰当的修辞也能调节音节,增强语言的音乐美,而且能使文章语言生动活泼。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其盘曲之势,如幢顶,如伞盖,如古寺宝塔,真不知树躯有多少围、树身有多么高。它们排列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6、拓展迁移:运用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及文中的语言解说风景图片。7、小结:本文通过描绘阿里山迷人的风光,由衷地赞美了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赞扬了台湾人民的生态意识,含蓄的表达了两岸人民的心融合起 来的共同愿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