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语上11.《春》-导学案吴泽强1122

七语上11.《春》-导学案吴泽强1122

ID:36218486

大小:8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7

七语上11.《春》-导学案吴泽强1122_第1页
七语上11.《春》-导学案吴泽强1122_第2页
七语上11.《春》-导学案吴泽强1122_第3页
七语上11.《春》-导学案吴泽强1122_第4页
七语上11.《春》-导学案吴泽强1122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语上11.《春》-导学案吴泽强112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号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组别___________第十一课春(第一学时)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和有关文学常识。2.感知文章内容,梳理思路结构。3.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学习程序学法导航【回顾反馈】1.默写《论语》十二章里面写求知态度的句子。(至少三句)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默写《论语》十二章里面写学习方法的句子。(至少三句)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②温故而知新

2、,可以为师矣。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自主学习】一、文学常识库1.走进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海州(今连云港市),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他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有:《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类散文,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二、朗读训练营1.听课文配音朗读。2.自由朗读并个别展示。

3、3.有感情地齐读这篇课文。二、基础知识园1.我来注拼音酝酿(yùn)(niànɡ)宛转(zhuǎn)黄晕(yùn)烘托(hōnɡ)应和(yìnɡ)(hè)蓑衣(suō)抖擞(dǒu)(sǒu)笼罩(lǒnɡ)朗润(rùn)2.我来释词义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朗润:明朗润泽。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酝酿:原意是造酒,文中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宛转:同“婉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合作探究】●回顾反馈(5分钟)《论语》十二章的内容,你全都理解了吗?●自主学习(10分钟)春天是

4、一个美丽的季节,它被历代文人所赞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著名作家朱自清笔下那迷人的江南春景吧。朗读的基本要求①读通顺。②读准确。③读出感情。④注意停顿、语速、重音等。1.本文题目为“春”,实乃一字统领全篇。开头用“盼望着,盼望着”来盼春,接下来选取五幅美丽的画面来巧笔绘春,最后用三个比喻热情地赞春。细读文章,理清课文思路,完成下列图表。(1段)盼春:总领全篇,开启下文总体轮廓(2)春草图(3)春花图(4)(2—7段)绘春:春风图(5)春雨图(6)迎春图(7)(8—10段)赞春新---美---力2.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语

5、告诉我们春天还没到?作者以盼望、急切的心情迎接春天。“春天的脚步近了”中“近”明确告诉我们春天还没到呢,用了拟人的修辞。3“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明对春天的向往,期待春天的来临,表达感情色彩更强烈!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4“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是一个倒装句,若恢复成常规句应是怎样的?两种句式哪一种更好?为什么?常规句应是“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这是一个倒装句,属于定语后置句,单独从句子中拿出来,放在句末,主要是为了强调,突出了小草嫩绿的特点,同时使句子生动活泼,富有生气。

6、强调春草在人们不知不觉中破土而出;“嫩嫩的”突出小草质地柔嫩的程度,“绿绿的”突出小草的颜色和绿的程度。5.文中“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一句写的是谁?这与文段内容有关吗?写的是在草地上游玩的人们。用意是用人们在草地上玩耍的快乐来侧面烘托草的生长很旺盛以及草十分柔软惹人喜爱。【展示提升】1.美文朗诵会。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相互交流并朗诵。2.句式说话。句式:我认为第段的句子写得很美,这句话写出了春天的特点,并且用了(修辞、表达方式)等方法。【当堂检测】请写出你所知道的描写春天的诗句。(至少写两句)人

7、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合作探究(15分钟)要理清思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从划分层次来理清思路。②从捕捉“线索”来理清思路。③从分析表达技巧的作用入手来理清思路。●展示提升(10分钟)本文多使用断句和儿化音,使得文章处处充满着轻松、明快的气息,朗读时带着欣喜的语气去读,咬字不宜过重,语调上扬,语速可稍快,但不宜匀速,要有快有慢,有张有弛,这样才能注意到朗读的抑扬顿挫。●当堂检测(5分钟)独立完成,当堂计分。学号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组别______

8、_____第十一课春(第二学时)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细致地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形象生动描写的方法;揣摩、品味文章优美生动的语言。2.采取多种形式反复朗读,体验课文思想感情,培养语感。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