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ID:36224631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7

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_第1页
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_第2页
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_第3页
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_第4页
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1.苏华《从“自由”和“实践”的内涵看“主体性”的规定》,《承德民族师专院报》2005年第4期2.陈改桃、李谋仲、肖意贞《对“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质疑和新解》,《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1年1月3.潘登、左克红、郑应平《对科学技术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局限性的哲学反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年7月4.韩天宝《对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实践观的剖析与思考》,《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7月5.王孔雀《对实践和认识关系的反思》,《甘肃理论学刊》2001年第3期6.孙喜英、毛建儒《对实践检验认识成本的探讨》,《山西大学

2、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7.周喜庆《关于理论(认识)与实践的具体关系问题》,《探讨与争鸣》1994年第9期8.倪志安、侯继迎《论马克思的实践唯物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1月9.吴炳海《论实践的自我认识功能》,《浙江大学学报》1997年10月10.李士坤《论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理论课教学》2004年第7期11.李维香《论实践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操作模式》,《齐鲁学刊》2004年第6期12.赵凤平《论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3月13.易璋芳、李茜《浅谈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3、科教文汇》2006年10月14.朱庆明、李义芬《认识实践问题的再思考》,《工会论坛》2004年1月15.冯维海《认识和改造是实践论的核心简述》,《探索与争鸣》2005年第7期16.郑杭生、杨敏《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对理论创新的积极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6月17.黄楠森《社会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最后标准》,《高校理论战线》1998年第4期18.曾令超《实践:邓小平认识社会主义的具体方法》,《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4月19.巩在峰《实践-关于认识发展动力的再思考》,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20.张金

4、龙《实践、认识和认识论的革命》,《南都论坛》1999年第2期21.梁俐《实践是认识主体性产生的根源)》,《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5月22.王智《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根本方法》,《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23.李建德《实践是检验认识的辩证过程》,《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8月24.杨信礼《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毛泽东思想研究》1998年第1期25.王金福《实践的本质及实践对认识的意义》,《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关于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的研究观点摘录一、“实践是检验认识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相关内容实

5、践检验认识,有一个成本问题,就是人类用实践检验认识时所付出的代价。怎样才能降低成本,付出较小的代价,通过对实践经验的归纳,可以概括出如下对策:要对自然界的规律进行认真的探讨和研究,并在实践过程中尽量遵循自然规律;通过科学预测和评估,以确定认识是否付诸实践;制定多种方案,并从中选出最优方案付诸实施;用分散决策代替集中决策;利用模型方法,在小范围内反复进行检验;采取预防措施和补救措施;正确处理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既要重视事实检验,更要重视价值检验。-----孙喜英、毛建儒《对实践检验认识成本的探讨》,《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6、“自然界中的两件事实”是指两种不同的物质的存在,要把它们联系起来尚且都缺少不了逻辑证明,更何况要把观念的东西与作为物质活动实践结果的东西联系起来。要实现这种联系,没有逻辑证明决不可能。由此可见,无论是把实践结果观念化还是进行观念与观念之间的对照、比较,都必须有逻辑证明的参与;没有逻辑证明的参与,实践检验就无法进行。实践和逻辑证明的确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但在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过程中,二者却是缺一不可的,不过实践作为标准是惟一的,更带有根本性罢了。-----李士坤《论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理论课教学》2004年第7期实践检验认识真理性的

7、操作模式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检验认识真理性所采取的运作方式,可分为一般特殊两种情形。实践检验认识真理性操作模式的一般,是指在一般情况下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所普遍经历的过程普遍采用的方式,主要包括实践观念的建构过程、实践观念转化为实践结果的过程、实践结果的逻辑评价过程等节。实践检验认识真理性操作模式的特殊,是指不同领域的认识的检验方式各有其特殊性。自然科学领域的检主要是针对假说的检验,而社会科学领域的检验则强调事实检验和价值检验的统一。-----李维香《论实践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操作模式》,《齐鲁学刊》2004年第6期实践作为人类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

8、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的实际的交互作用,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纽带”或“交错点”。它受命于主观(接受某种认识、理论的指导),作用于客观(改造客体),具有直接现实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