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经济学讲义》ppt课件

《新制度经济学讲义》ppt课件

ID:36318007

大小:3.59 MB

页数:86页

时间:2019-05-09

《新制度经济学讲义》ppt课件_第1页
《新制度经济学讲义》ppt课件_第2页
《新制度经济学讲义》ppt课件_第3页
《新制度经济学讲义》ppt课件_第4页
《新制度经济学讲义》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制度经济学讲义》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导论第一节NIE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NIE的研究对象、方法及基本假设第三节NIE的流派渊源关系第四节NIE的学术地位、框架内容及学习意义第一节NIE的产生与发展一、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二、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三、新制度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背景章目录威廉姆森论NIE的发展过程经济制度研究中出现了文艺复兴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尽管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在战后初期曾一度跌到低谷,但迟至1960年代初,人们对制度问题重新产生了研究兴趣,并再次确认了这些制度对经济起的重要作用(包括:科斯1960年对社会成本的重新定义;阿尔钦1961年对产权问

2、题的开创性研究等)。自1970年代初,这一理论又增添了有关具体经营的内容(包括威廉姆森1971年首次提出的用交易成本理论来重新解释纵向一体化的问题;阿尔钦与德姆塞茨1972年用团队理论分析古典资本主义企业的方法的著作;诺思1971年所写的面目全新的经济史等)。到1975年,归入新制度经济学麾下的各种研究已呈波澜壮阔之势。此后十年更是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在发展。威廉姆森简介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1932年出生在美国威斯康星州苏必利尔市,1963年获梅隆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加州伯克利大学教授。主要著作有《市场与科

3、层制》、《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治理机制》等。一、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1937年科斯的《企业的性质》一文首次“发现”了交易费用,为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60年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一文提出了著名的“科斯定理”,揭示了制度对资源配置的重要意义,标志着新制度经济学的形成。科斯简介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1910年生于英格兰,1929至1932年在伦敦经济学院学习。1951年,获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同年移居美国。1951-1964年,先后在布法罗大学和弗吉尼亚大学任教。1964年到芝加哥大学执

4、教直到1979年退休。科斯出版过一本名为《英国的广播事业:垄断研究》的著作,此外还发表了18篇论文。其中最重要的是1937年的《企业的性质》和1960年的《社会成本问题》。上一页二、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主要是沿着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的,一是对构成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基础的交易费用和科斯定理的进一步研究,二是对产权、契约、企业和国家等制度特殊的研究,三是对制度及其变迁和演化这一制度一般问题的研究。(一)对交易费用和科斯定理的研究1.交易费用理论科斯并未对其含义、构成、决定因素、性质和计量等问题做

5、进一步的研究。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是其后继者威廉姆森、诺思、张五常、巴泽尔、弗鲁博顿和芮切特等完成的。2.科斯定理研究科斯定理对新制度经济学的形成所具有的基础性地位是不容置疑的。随着科斯定理的影响日趋扩大,对科斯定理的研究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包括对科斯定理的准确含义的界定和对科斯定理的正确性和适用范围的探讨。(二)产权、契约和企业研究1.产权理论“科斯定理”提出后,首先受到重视的就是产权这一人类社会制度集合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具体制度。科斯之后,阿尔钦、德姆塞茨、巴泽尔、张五常、弗鲁博顿等对产权的含义、内容、形式、属性、功能、

6、起源、不同产权安排的效率以及国家与产权的关系等做了进一步的研究。2.契约理论契约理论已经成为新制度经济学的重点和核心研究领域。科斯之后,威廉姆森、张五常、克莱茵和斯宾塞等主要就契约的含义与类型、契约的性质、契约的选择、激励契约设计和契约的实施机制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推进了新制度经济学契约理论的发展。3.企业理论1937年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中,科斯将企业的性质界定为契约,认为企业不过是用一个长期契约代替一系列市场契约,以节约交易费用。他还用这一理论解释了企业的边界问题。科斯的后继者张五常、威廉姆森、阿尔钦、德姆塞茨

7、等进一步深入讨论了企业的契约性质和规模边界问题,其他学者,如詹森、梅克林、哈特等则对企业的产权结构和最优所有权结构选择等做了深入的研究。4.国家理论涉及的主要问题包括:国家的性质与起源;国家在产权界定、保护、契约执行和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国家的权力悖论;政治市场;等等。对国家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的主要是诺思和巴泽尔等。(三)制度及其变迁研究1.制度基本理论诺思、舒尔茨、林毅夫、柯武刚和史漫飞等对这一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主要讨论制度的本质、制度与组织的关系、制度的类型、形成途径、制度的功能和效率等有关制度的一般问题。2.制度

8、变迁的动因理论这一理论主要是将新古典经济学的供求分析方法运用到制度变迁分析中的结果。包括制度变迁的需求分析、供给分析、均衡与非均衡分析等内容。对这一理论做出了较大贡献的有诺思、舒尔茨和菲尼等。3.制度变迁的过程与方式理论包括基于目标实现途径的制度变迁分类、制度变迁的过程及主要现象、制度变迁的方式及国家、意识形态、组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