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教案课后反思

推敲.教案课后反思

ID:36335933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9

推敲.教案课后反思_第1页
推敲.教案课后反思_第2页
推敲.教案课后反思_第3页
资源描述:

《推敲.教案课后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推敲》第一课时教案黄覃生2014.10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会用“即使……也……造句”。   4、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三、教学时间: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推”学生做做推的动作;板书“敲”

2、做做敲的动作。这两个字都是表示动作的字。   2、合在一起成为一个词以后表示什么意思呢?   3、今天我们学习(板书11)11推敲。   4、指名。   5、朗读课题。齐读课题。初读课文。   6、自读课文一遍。   7、各小组各请一名同。   8、学读一遍课文。   9、其他同。   10、学注意听他有没有读错的地方。   11、有的话等他读完后让他纠正。   12、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讲读课文第一段。   13、读第一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14、齐读第一段。  二、讲读第二

3、段。   1、讲读第二自然段。     a、读第二自然段。     b、说说知道了什么。体会“摸”的意思。     c、看P57图理解“皎洁”。     d、指名。     e、指导朗读。     f、小结板书:深夜访友。            留诗相赠。   2、讲读第三自然段。     a、理解“吟哦”、“妥帖”。     b、自读第三自然段。     c、结合看P55图。     d、自己做做贾岛的样子。     e、指名。     f、指导朗读。     g、小结板书:反复吟哦。      

4、      推敲进城。   3、讲读第四~六自然段。     a、指读第四自然段。     b、说说课文中为什么用了竟然?     c、思考贾岛为什么不像其他的人一样避让?练习用“因为……所以……”说说。     d、分角色朗读第五、六自然段。     e、小结板书:冲撞仪仗,请求宽恕。   4、讲读第七自然段。    a、你认为用推好还是用敲好?为什么?    b、指读第七自然段。听听韩愈的意见。    c、小结板书:韩愈决定 敲字更妙。  三、齐读第三段。  四、小结板书。板书:发生、发展、结局

5、、高潮。  五、作业:复述课文,任选一题。    1、第七自然段中“贾岛就把自己写诗的事告诉了韩愈”现在请你代贾岛说一说。    2、过了一段时间贾岛遇到了他的朋友李凝,18、现在请你代贾岛把这次的奇遇告诉李凝。  附板书:         11推敲           访友未遇,留诗相赠(发生)           反复吟哦,推敲进城(发展)           冲撞仪仗,请求宽恕(高潮)           韩愈决定,敲字更妙(结局)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多措并举,培养自学能力。借助预习单,让

6、学生独立识字、学生听录音感知课文内容,较好地预习了课文内容,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了进一步培养。2.循序渐进,提升概括能力。为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更完整地概括课文内容,我通过让学生填空,再用精炼的语言提炼出小标题,为学生完成理清文章脉络,以及讲帮事扫除了障碍,提升了学生的概括能力。3.有机结合,情感能力并重。在精读环节,引导学生围绕核心问题抓住关键词句,写批注的形式走进人物内心世界,弄明白正面与侧面描写均体现了贾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进而为后面读写结合的训练做好铺垫。不足之处:在精读

7、感悟环节,如能放手让学生以演促悟,这样更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外由于学生语言积累与表达的能力不够强,在复述这一环节,有些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较多,而自己的语言运用较少,形成了半背诵半复述的状态。教学建议:1.在引导学生尝试用精炼的词语概括段意时,不必强求学生的用词是否与教师的预设一致,只要学生运用的词语精炼且可以概括大意即可。2.由于文本内容离学生的生活比较久远,建议在教学前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搜集有关当时历史背景的资料,课堂上在训练语言文字的同时,创设一些情景,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人物内心,感

8、受中国古代这种敬畏词语、沉入词语的品评风气——从表达的妥贴与精准出发的“推敲”文化,并继续传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