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ID:36346095

大小:17.9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9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_第1页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_第2页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如东县宾山小学孙季斌改变数学教学活动中枯燥、呆板的状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实效,是课程改革中数学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21世纪的数学教学活动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

2、力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各班在教学过程中常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目的是促进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共同得到提高。广大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四人小组里,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几分钟后,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站起来发言的学生一张口就是:“我怎么怎么看。”“我觉得应该如何如何。”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显然,这样的小组讨论

3、就是完全形式的。也有教师提出,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本来是不矛盾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很困难。学习好的学生不会等其他学生发言,而是首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一来,那些学困生相当于走了个形式。当老师提问到学困生时,他们虽然往往能够答对,但这并不是他们自己思考得到的。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老师该怎么办?这的确是困扰教师的一个难题。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有效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 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搭配在尊重学生自愿原则的基础上,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

4、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通常以4~6个人为宜。小组内设小组长一人,记录员一人,汇报员一人。小组长应选择组织能力强,学习态度好,乐于助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全组人员一起合作学习,完成小组学习任务。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包括合作学习的结论、结果,动手操作、组织讨论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同时还记录小组成员中不积极参与合作的现象。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向全班或老师进行汇报,所以应选择学习成绩好、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担任。

5、组建好的合作学习小组间应力求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要求各小组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见,民主平等。二、选择合作时机,发展思维品质什么时候组织合作,能使合作自然流畅、热烈、实在。使学生在合作中积极思维,在交流中对事实作清晰、准确的表达,倾听并评价他人对同一内容的不同表达形式,最终获得准确的表达形式。什么时候组织合作最有助于激发学生搜寻新信息,重新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自己的思维品质呢?1、在学生疑惑时合作。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疑难怎么办?我认为,此时教师千万不能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应让学生各自说

6、出自己的想法和疑惑,相互启发,共同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正确理解问题,而且能使学生尝到学习的乐趣。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的知识时,有一个学生问:“三角形的面积是不是也等于底乘高?”这时我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进行合作,在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中,大家探讨出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在概念模糊时合作。比如::“认识角”一节课,某教师在学生学过角的特征后,老师让学生从生活中找一些角。谁知,一些学生说出课桌、椅子、黑板上有角时,却有学生漫无边际地说:眼睛有角叫眼角,牛有角叫牛角,羊有角叫羊角。这时

7、,学生间开始了争论:  生1:黑板、椅子、课桌上的角是角,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尖尖的点、两条直的边。生2:羊角、牛角、眼角也称为角,但不是我们今天所谈的数学上严格的角。  生3:对,羊角、牛角、眼角是单指的动物身体的一个部分,而不是我们今天所学的角。……学生在争辩中使问题越辩越明,达到了对知识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了合作能力。    三、合理安排合作内容合作学习虽然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也并非所有的内容都可以采用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教学要求适时而用,不可滥用。合作学习是学习方式之一,

8、但不是唯一的。有的教学内容需要合作交流,有的教学内容不需要合作交流。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现状进行选择是否该进行合作交流。合作性的内容要难易适度,如果所布置的问题太难,学生不知如何下手,不但耽误时间,而且会适得其反,让学生对合作失去兴趣;如果合作要完成的问题过于简单,不加思索、轻而易举就可得到答案。这样的合作只是流于形式。合作交流的内容要有一定的讨论价值、有一定的思维含量。问题要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