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一电氨区规程(修改后)

北海一电氨区规程(修改后)

ID:36352690

大小:668.0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5-09

北海一电氨区规程(修改后)_第1页
北海一电氨区规程(修改后)_第2页
北海一电氨区规程(修改后)_第3页
北海一电氨区规程(修改后)_第4页
北海一电氨区规程(修改后)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海一电氨区规程(修改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北海一电SCR氨区规程(2014.10.17初稿)1前言本规程按照G2#/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DL/T800-2003《电力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根据厂《标准化管理标准》和厂《规章制度管理标准》的有关规定编写的。编写要求和表述方法与G2#/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完全一致。本规程根据部颁规程要求,依据华西呢设计院所提供的有关图纸资料,结合现场技术和设备改造情况并总结现场实际经验,根据部颁《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编制而成。本规程是我厂技术标准的重要组成部

2、分。本规程自颁布之日起执行。本规程由安技科管理。本规程由化学车间负责起草。批准:审定:复核:初核:修编:本规程于2014年首次发布25目录运行规程1第一节系统概述11工程简介12生产工艺流程13工艺原理1第二节设备规范21液氨品质参数22主要指标23危险性物料主要物性表24氨区设备规范35管道颜色标识规定56公用工程管道的色环表5第三节控制说明611#卸料压缩机622#卸料压缩机各控制条件同1#631#、2#液氨储存罐冷却水喷淋阀641#液氨储存罐液氨入口阀652#液氨储存罐液氨入口阀661#液氨储存罐液氨出口阀772#液氨储存罐液氨出口阀781#液氨储存罐

3、出口气氨关断阀792#液氨储存罐出口气氨关断阀710废水泵7111#液氨蒸发器液氨入口关断阀7122#液氨蒸发器液氨入口关断阀8133#液氨蒸发器液氨入口关断阀8141#液氨蒸发器蒸汽进口调节阀8152#液氨蒸发器蒸汽进口调节阀8163#液氨蒸发器蒸汽进口调节阀8171#液氨蒸发器出口自力式减压阀8182#液氨蒸发器出口自力式减压阀8193#液氨蒸发器出口自力式减压阀820报警信号:821消防雨淋阀:8第四节系统配置91氨区运输92液氨卸载系统93液氨储存系统94液氨蒸发系统95喷淋系统和氨气吸收系统106氮气吹扫系统10257生产安全保护系统11第五节运行

4、操作121启动前的准备122首次卸氨操作133开始卸氨144氨区卸氨操作票145投运蒸发器196液氨输送泵的投运197液氨系统停运操作步骤20第六节运行维护20第七节运行安全导则201总则202氨区操作注意事项203氨区还设有以下安全系统204氨区外建筑物防火间距205无水氨(液氨)特性216氨区防护用品定期检查规定217氨区管理制度218氨区运行值班管理制度229氨区防人身伤害保证措施22附氨区主要消耗表2525运行规程第一节系统概述1工程简介1.1北海一电脱硝工程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装置。每台锅炉配一套SCR反应塔,共四台锅炉需配四套SCR

5、反应塔、4×480t/h锅炉脱硝配套氨区及消防设备以满足锅炉经济效率需求的改造工程;还原剂制备、储存系统设计考虑四台炉100%BMCR工况7天用量的脱硝SCR装置及相关系统。1.2在设计煤种、锅炉BMCR工况、处理100%烟气量条件下在入口NOx含量在650mg/Nm³时,脱硝总效率不小于86.3%、氨的逃逸率不大于3ppm;SO2/SO3转化率小于1%,NOx排放浓度小于100mg/Nm³1.3采用液氨作为脱硝还原剂,1#--4#机组共用一个液氨储存、制备与供应系统。2生产工艺流程本工程主要生产工艺框图如下:脱硝区氨气缓冲罐液氨储罐液氨槽车液氨蒸发器卸氨压

6、缩机2.1氨供应区简称为“氨区”。主要作用是卸载、储存合格液态氨,并向SCR反应器区脱硝系统提供合格的氨气。氨供应区内设置氨卸载区,氨制备区和液氨罐区。2.2氨区由液氨装卸、储存、气氨制备、供应系统、吸收系统组成,主要设备包括液氨卸载压缩机、储氨罐、氨气缓冲罐、液氨蒸发器、液氨输送泵、氨气稀释罐、喷淋装置、废水泵、废水池等。提供氨气供脱硝反应使用。2.3液氨通过液氨槽车运送到装置区域,利用液氨卸载压缩机将液氨由槽车输入储氨罐内,用液氨泵将储罐中的液氨输送到液氨蒸发器内蒸发为氨气,再经自力式调节阀控制到一定压力后输出,经脱硝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其流量后,进入氨/空

7、气混合器。2.4除主要工艺流程外,还设置了事故氨吸收及液氨储罐降温系统。2.5液氨储罐设置了液位高低报警并与液氨罐进、出料阀门联锁,气化缓冲系统根据负荷的大小有稳定压力的联锁,氨罐进、出液口设置了遥控切断阀。3工艺原理3.1由氨储存供应系统提供的脱硝反应还原剂—氨气(NH3),在氨稀释系统中被空气稀释到安全浓度(体积浓度<5%)以下后,通过氨注射系统注入到氨注射栅格烟道内的原烟气中,然后在静力式混合器的作用下与一定温度下的原烟气充分混合。充分混合后的原烟气与氨气(NH3)、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入口烟道进入SCR反应器内,在流经布置于SCR反应器内的催化剂层时,

8、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原烟气中的污染物—氮氧化物(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