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导学案

第18课导学案

ID:36365175

大小:1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0

第18课导学案_第1页
第18课导学案_第2页
第18课导学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第18课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8课《短文两篇》导学案主备人:莫晓玲【学习目标】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2.了解先抑后扬和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3.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一.课前预习1﹒文学常识。(课前第七小组的1号展示)《蝉》一文作者是(),本名是(    ),另有笔名明川,代表作品有《》,《》,《》。《贝壳》一文作者是()曾有笔名(),(),著有诗集《》,散文集《》,本文选自《》。2﹒给下列字词注音。(课前第五小组2号展示)收敛()宽恕()聒聒()短暂()3.反复朗读,把你认为重点的句子画下来。               二自主合作

2、探究(自主学习后小组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展示)4.1.作者先蝉,采用先抑后扬的写法,抑在哪里?扬在哪里?通过一抑一扬表达怎么样的思想感情?2.《蝉》一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请找出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3.《贝壳》一文中,作者先对贝壳的精美作了一番描述,然后生发了哪些联想?4.《贝壳》—文中的“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的—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5.《贝壳》最后一段说: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巳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尸你怎样理解此处的“怎样固执而又怎样

3、简学-的心”? 6.试比较两篇散文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三.作业布置:1.请同学们想一想,你打算怎样做,才让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更有意义?写一百字左右的心得。2.课外收集两句关于热爱生命,对生命执着追求的名言警句。答案:2“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是全文的文眼。它是由抑到扬的关键原因,也是由蝉引发的关于生命的深刻道理。不管是写蝉的烦人的聒噪,病蝉的弱小,还是写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暂生命,都是因为有这句话,才显得有厂意义和光彩。它也提醒我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给人振奋

4、精神的感觉。3.作者想到了贝壳里那曾经的小小柔软的生命,想到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苍却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并由此进——步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也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那岂不是更应该好好面对它,让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4.此句比较了自己和贝壳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点,空间要多一点,以,一颗感激的心情表达珍惜、回馈生命的激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让后人为自己的执著、努力而感动。5.作者希望自己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像贝壳这样的

5、东西来,她并不梦想自己成就伟大的功业,只想对自己的生命作出一些精美的回馈。她渴望不是人们对她的绝对地赞美和崇拜。而是有人能看懂她平常但执著的爱的美的灵魂。所以此处的“固执”“简单”都是作者相对白谦的说法,其实足执著和单纯的意思。6..相同之处:(1)都是由—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些感悟;(2)对于生命的理解都积极、认真;  (3)对于“物”的描写都细致人微,笔触清柔而自然。不同之处:(1)《蝉》是先抑后扬,《贝壳》是直入主题;(2)《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6、;(3)《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蝉的生命意义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丁白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留下令人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把着力点放在过程上,既要看学生的探究积极性,还要看是否做到全员参与和全程体验,更要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以及活动中主动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