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文言文及古诗词阅读专项复习

课内文言文及古诗词阅读专项复习

ID:36392037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0

课内文言文及古诗词阅读专项复习_第1页
课内文言文及古诗词阅读专项复习_第2页
课内文言文及古诗词阅读专项复习_第3页
课内文言文及古诗词阅读专项复习_第4页
课内文言文及古诗词阅读专项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内文言文及古诗词阅读专项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内文言文及古诗词阅读专项复习2010.12《六国论》(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5题。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1.选出对加点字解释不当的一项()A.非兵(兵器)不利B.或

2、(或者)曰:六国互丧C.暴秦之欲无厌(满足)D.此言得之(适宜、得当)2.选出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A.其实亦百倍B.思厥先祖父C.暴霜露,斩荆棘D.至于颠覆,理固宜然3.选出对下列加点词语用法分析判断正确的一项()①不赂者以赂者丧②与战败而亡者③以有尺寸之地④举以予人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4.解释文中加点字词。①诸侯之所亡②思厥先祖父③举以予人5.翻译文中加线句子。①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②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③至于颠覆,理固宜然。④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3、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2题。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1.解释文中加点字词。①为秦人积威之所劫②为国者③苟以天下之大2.翻译文中划线句。①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③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游褒禅山记》(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

4、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说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平坦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观:观看C.而

5、人之所罕至焉罕:少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名:说明情况2.对本段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一段提示了志、力、物三者的辩证关系,体现了作者既重视主观努力,又重视客观条件的相互辩证唯物主义思想。B.“其孰能讥之乎”是一个反问句,与前面内容联系看,还是说明“尽吾志”的重要性。C.用对比和层层深入的方法说理,所阐述的道理具有普遍意义。D.作者用了象征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对人生和事业的追求,也是需要有坚定的志向。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②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的问题。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

6、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

7、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1.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A.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拥:拿着B.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弄错C.火尚足以明也明:明亮D.而在己为有悔己:自己2.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③则其至又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