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刺激贫乏论争论

关于刺激贫乏论争论

ID:36494516

大小:364.9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1

关于刺激贫乏论争论_第1页
关于刺激贫乏论争论_第2页
关于刺激贫乏论争论_第3页
关于刺激贫乏论争论_第4页
关于刺激贫乏论争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刺激贫乏论争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04年3月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Mar.2004第36卷第2期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bimonthly)Vol.36No.2X关于刺激贫乏论的争论清华大学杨小璐提要:刺激贫乏论是生成语言学的一个核心论点,是语言天赋论的基础,它认为语言输入与儿童最终获得的语言能力不符,语言习得必须依赖天赋的语言知识。非天赋论者反对刺激贫乏论,强调语言输入在语言习得中的决定性作用。本文介绍了刺激贫乏论的来龙去脉、争论双方的主要论点,以引起读者对这场涉及语言和语言习

2、得本质的争论的关注。关键词:刺激贫乏、语言输入、语言习得、语言天赋论[中图分类号]H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0429(2004)02-013126foot1989,Crain1991),《科学》(Science,Bates&El21.引言man1996,Pinker1991,Seidenberg1997)。透过刺激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语言天赋论者(nativists)认贫乏论及其有关争论,我们能更好地了解语言和语言为,人天生拥有语言知识,其中一个最有影响力的论证习得的本质,了解生成语言学语

3、言习得观与其它语言就是刺激贫乏论(thepovertyofstimulusargument)。习得观的主要分歧。为此,本文对刺激贫乏论的这场按照这一论点,虽然儿童在习得语言过程中所接触到争论作一简单介绍。首先回顾刺激贫乏论的历史发的语言输入残缺、不足,但他们最终却能掌握一套丰富展,然后介绍争论双方的主要观点,最后探讨在这一背而又复杂的语言知识系统。这种最终获得的语言知识景下涉及汉语的习得研究为我们带来的启示。与语言输入间的差异使生成语言学家相信语言习得的2.刺激贫乏论的历史发展成功得益于天生的语言机制,即

4、普遍语法,正是与生俱来的普遍语法引导儿童克服语言输入的缺陷,顺利掌语言输入和语言能力的这种非对称关系从最初被握语言。但近些年来,刺激贫乏论遇到了来自非天赋提出到成为生成语法理论的基石经历了十余年。刺激论者的诸多质疑,引发了不小震荡。刊登在《语言学评的贫乏指的就是这种输入和能力的非对称关系。除此论》(LinguisticReview,WalterdeGruyter出版)2002年之外,生成语言学者还常用“柏拉图问题”(Platops1/2期上的一组文章,集中反映了支持和反对刺激贫乏problem)“、贝克悖

5、论”(Bakerpsparadox)、“可学性问题”1论双方的主要观点。(learnabilityproblem)等来指这种关系。刺激贫乏论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初现端倪至语言习得在乔姆斯基生成语法理论中占据着相当今,已成为生成语言学的一个核心部分,是语言天赋论重要的位置,但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早期的基础。而近十几年里,刺激贫乏论更成了认知科学的生成语法著作中语言习得显然还没有这样的地位。领域中的一个主流话题,有关文章和讨论频频出现在即使是在涉及语言习得的讨论中,刺激贫乏这一概念极有影响的国际学术

6、杂志上,如《行为与大脑科学》也还很模糊。从乔姆斯基早期的几篇文章,我们不难(BehavioralandBrainSciences;Chomsky1980,Light2了解他对语言习得的看法,如他认为人类所接触的语X作者是幼儿汉语(CELA)课题组成员,该课题系李行德教授主持的香港特区政府资助项目(CityU1245/02H)“TheAcquisi2tionofWordOrderandArgumentStructure:ItsRelevancetotheContinuityHypothesis”下的一个子项

7、目。作者还获得清华大学骨干人才计划的资助。·131·2004年外语教学与研究第2期言有限、偶发性大,人类生成和理解句子的能力却是无Baker借用这些例证是想证明投射问题的存在,也就是限的(1957);还有他对学习者内在机制的关注(1959)。说输入和能力之间存在着“演绎的鸿沟”(deductive但他的早期理论并没有包含刺激贫乏这一概念。到了gap),学习者仅仅通过接触原始语料难以推断出上面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乔姆斯基多次论及语言输这些句子的歧义性或句子之间的差异。Baker(1979)还入与语言能力

8、之间的差异。他曾指出人类接触的语料讨论了习得中反面证据的作用以及儿童如何避免生成有限,但每个正常人都发展出完善的母语能力(1964)。一个包容性太强的语法系统,并将投射问题分解为两他还进一步指出“儿童以此为基础⋯⋯进行理论建构个方面:一是输入的有限(inputisfinite),二是输入只的原始语言数据可能存在几个方面的缺陷”(1965:提供合乎语法的信息,没有提供不合语法和歧义的信201)。接下来的几年里,乔姆斯基一再强调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