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及反思

ID:36517876

大小:4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1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及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数的意义(一)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分为四个部分。一是“说一说”,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小数及意义,并与同伴交流,体会小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二是“认一认”,主要是通过直观模型与实际操作,促进学生理解十进制分数与小数的关系。三是“填一填”,提供直观图,让学生能够写出图中所表示的小数。以上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四是再通过一个“认一认”,由计数器直观地表示小数,帮助学生认识小数各数位上数字所对应的数值与数位顺序表,知道小数和整数通常都是用十进制计数法来表

2、示的。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节教学内容很多,因此我将本节课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第一、二、三部分内容,而将小数的计数单位与数位顺序表的认识分为第二课时。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学习了“元、角、分与小数”和“分数的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小数的意义”把小数的认识范围扩大,不仅元、角、分以元为单位可以用小数表示,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可以用小数表示,这部分知识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学起来本应该比较感兴趣,学起来也不会太吃力。但从我与这个班上个学期一学期接触的经验中,深刻感受到这个班已经四年级

3、了,落下了太多的知识。所以只要有和第一学段有联系的知识,都得从头开始学,极大的考验了我这个数学老师的能力。三、教学目标1、能正确读、写小数,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2、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操作,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相转化。3、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互相联系,有益于系统知识的形成。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十进制分数与小数的关系。2、教学难点4小数意义的理解。五、教学流程设计(一)1、课件出示超市促销广告,唤起回忆,引出小数。

4、师:同学们读一读各种商品的价钱。2、说一说。师:同学们在哪里还见过小数?找一找,说出来让你的同伴听一听。学生回忆、找(包括教材提供的6个实例)。3、学习小数的读、写。师:小数由三部分组成(讲解),你会读小数吗?(示范读、点名读)小组讨论总结小数的读法。设计意图:将小数的范围扩大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到处都能用到小数。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回忆、学习了小数的读法、写法。(二)理解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1、引导动手涂。(互动)师:a.拿出已经剪好的附页1中的图。b.举起一张空白正方形纸!c.

5、(师举起平均分成10份的正方形纸)我这张纸是怎么得来的?d.找到它!用彩笔涂上一份。e.涂色部分是多少?(学生讨论)生:。生:0.1。板书:=0.1(同样的方法用彩笔涂出0.3、0.01、0.023)…设计意图:在动手涂的过程中,切身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42、板书:=0.1=0.01=0.001=0.3=0.07=0.032=0.15=0.126a.根据板书学习分数的读法、写法、各部分名称b.竖着一组一组的观察,介绍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概念。c.一组一组的观察上面的分数和小数,

6、你有什么发现?小组内讨论,师巡视引导。设计意图:此部分复习和新知学习相互渗透,内容比较多、零散,教师思路必须清晰,表述须简洁明了。让学生多动口读,多互相交流,从中锻炼学生归纳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虽然三年级下学期已经接触过分数的读、写法,但从了解得知,还必须重新学习,所以此处介绍分数的基本知识显得尤为必要。3、知识拓展延伸。小组内一人说分数或者小数,其他同学动手涂附页1中图。然后互换角色。设计意图:通过此项活动,加深小数与分数关系的理解,同时理解小数的组成,为下节课深入学习小数各数位所表示的意义做铺

7、垫。4八、课后反思由于深知本班学生的基础知识太差,所以在教学设计时,首先复习了小数与元、角、分的关系,从中体会小数出现的必要性,复习了小数的读、写,体会小数的意义和作用,从课堂反馈中深刻体会到复习的必要性。本节课是数的概念的又一次扩展,学生知道小数不仅能表示价钱,在各种领域都存在。小数的意义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现状,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找出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契合点,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学习过程。这部分教材处理的很好,提供了大量的资料,我让

8、学生读一读,互相交流体会。在学习小数与分数时,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把‘1’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是”,这个学生都能理解,“也可以表示()”,有几个学生都填了100。让我颇感意外!这部分内容是约定俗成的,新型的学习方式(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只能是一种课堂的装饰,学生要具备一定的类推迁移、知识转化的能力,单纯的讲授灌输显得苍白无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看,学生对分数中“整体”这一概念不理解,将什么可以看成一个整体,部分是那个整体的一部分,完全没有概念。从课堂反馈中得知需要复习的内容太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