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容县丹霞地貌初步考察

广西容县丹霞地貌初步考察

ID:36541908

大小:406.0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1

广西容县丹霞地貌初步考察_第1页
广西容县丹霞地貌初步考察_第2页
广西容县丹霞地貌初步考察_第3页
广西容县丹霞地貌初步考察_第4页
广西容县丹霞地貌初步考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西容县丹霞地貌初步考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6卷增刊经济地理ECONOMICGEOGRAPHYVol.26,Supp.2006年4月第九届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Apr.,2006广西容县丹霞地貌初步考察黄进(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广州510275)c摘要:广西容县有丹霞地貌二处:一为都峤山,位于容县东南5-12km.为下第三系(E)紫红2色砾岩夹砂岩层向东南开口的舒缓向斜所构成的典型丹霞地貌,面积33km,主峰海拔743.7m,相对高度663.7m。地貌年龄约533万年左右。该山气势磅礴,各种丹霞洞穴繁多,文化淀积深

2、厚,古迹遗址众多,为桂东南一座名山。另一处丹霞地貌为北山,位于容县自良镇北郊,面积2约4.0km,主峰海拔294.3m,相对高度254.3m。为白垩系下统双鱼咀组(k1s)紫红色砾岩夹粉oo砂岩及砾状砂岩砾状砂岩构成的倾向330,倾角30左右的典型单斜丹霞地貌。关键词:丹霞地貌;容县;北山。1都峤山丹霞地貌区都峤山,因锐而高甲一都得名,道书称二十洞天,又称太上宝元洞天,都峤洞天。因2该山在古容州之南,故又称南山。该山位于广西容县东南5-12km,面积35km,其中由下第c2三系上组(E)紫红色砾岩、钙

3、质砾岩夹砂岩所构成的丹霞地貌33km。都峤山主峰大围顶(香炉峰),海拔743.7m,其南麓梅江平水期水面约为80m,故其相对高度为663.7m。作者曾于1998年6月27日,11月10-12日及2004年11月9日来都峤山考察,但足迹所及只达都峤山一小部分,兹将考察所得略述如下:1.1南山肚丹霞洞穴地貌南山肚位于石寨镇东北1.5km,该处东、北、西三面皆为山脊所围,南开一口,口小肚大,呈向南开口约围椅状。此围椅东西宽500m,南北长约700m,向南开口处海拔约为260m,北缘最高峰阿婆髻海拔488.2

4、m。所以,此围椅内的高差达228.2m。南山肚靠北半侧一带的向南山坡上,因岩层软硬不同引起的差别风化及崩塌作用,形成了数层额状洞穴层(照片1)。如南山肚东坡的灵景寺,就是在一座大型的额状洞穴内(照片2)。该洞宽71m,深18m,洞口高11m,照片1都峤山南山肚多层额状风化、崩塌洞穴PDFcreatedwithpdfFactorytrialversionwww.pdffactory.com增刊黄进:广西容县丹霞地貌初步考察155洞底平坦,空旷,光线充足,空气清新,是一座优良大型丹霞洞穴。灵景寺西侧的大极

5、岩(洞),宽25m,深10m,洞口高10m,过去曾在此洞办过书院。大极岩(洞)近旁的圣人岩(洞)也是一座大型洞穴,其内供奉观音、孔子、关公。其西上方的乳泉岩(洞),洞宽达100m,深达10-15m,洞口高15m。乳泉岩洞顶发育两处石钟乳,每处宽1.0-1.5m,长0.5-0.7m(照片3),照片2都峤山南山肚灵景寺(洞)之一角由此可知,洞顶的砾岩层中含有钙质。该洞顶、洞壁风化的岩屑、岩粉堆积在洞底上,使洞底形成一层松软的沉积层。灵景寺东南稍上方的灵岩,宽74m,深23m,洞口高15m,洞底平整,内设有

6、多种电动游戏。总之,南山肚的多层大型洞穴,是其重要特征。这些洞穴规模大,采光足,空气好,干爽,适人居,值得开发。据邓定旭主编的《都峤山史话》31页照片3都峤山南山肚乳泉岩,洞顶发育石钟乳两处[1]所载:“仙人桥在文笔峰背后,桥横跨两崖间,宽约2.5m,长约11.0m。桥两边整齐如一字,桥面平整如磨刀石,桥下弯拱宛若半月,皆天然而成,桥下崖壁苔痕绿滑,可以通行,水潦西畔有一仙人脚印。”按上述可知,该桥为一天生桥。作者未前往考察,其位置不甚确切,成因不详。1.2白鹤塘谷地照片4都峤山白鹤塘西侧的巨大高耸丹

7、崖及由减白鹤塘谷地北起看街狗(424.5)东麓压节理分开的崖层和崖麓崩积岩块山坳,南至石寨镇东北缘谷口,南北长达1.8km。1998年11月10日,作者在周日光、梁铁同志带领下,考察了此谷地北半段。该段谷地在都峤山庄之北至白鹤塘南缘附近一带,两侧谷坡极为陡峻,特别是西侧谷坡陡如刀削。这些陡壁都是由近垂直减压节理外侧的岩层经崩塌后所形成(照片4)。在这里,可明显看见近垂直减压节理形成的近垂直裂隙及其外侧近垂直岩体。在此处谷坡上,沿垂直节理崩塌下来的巨照片5都峤山白鹤塘南侧一带的巨大崩积岩块PDFcrea

8、tedwithpdfFactorytrialversionwww.pdffactory.com156经济地理26卷大崩积岩块堆积于谷底,造成许多奇异多姿的石景(照片5),也造成不少扑朔离迷的崩积洞穴。由此向北即抵白鹤塘,是沿谷底修建的南、北两口大池塘,每口池塘南北长约150m,东西宽约50-60m。因其景色秀丽清幽,古时常有成群白鹤聚集栖息而得名。白鹤塘又名仙鹤塘。其西北侧的高峻丹峰即为都峤山西缘的著名山峰看街狗(424.5)。在白鹤塘北缘向西北仰望望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