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大小比较整理与复习教学

分数大小比较整理与复习教学

ID:36551534

大小:3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2

分数大小比较整理与复习教学_第1页
分数大小比较整理与复习教学_第2页
分数大小比较整理与复习教学_第3页
分数大小比较整理与复习教学_第4页
分数大小比较整理与复习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数大小比较整理与复习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整理与复习教学就是引导学生把一段时期所学的知识内容进行整理,概括和分类,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构建一个便于学生长久储存和随时提取的知识网络。一、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找出“比较分数大小”中知识点。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较多,容易相互干扰,有时还会受过去整数、小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思维影响。在进行分数大小比较的整理与复习时,可通过一组有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导展开讨论,理清其中的知识点。1、比较分数大小时常遇到哪几种类型?2、每种类型分数大小的比较各采用什么方法的?3、每种方法是怎样得来的?开展讨论后得出:1、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如2、同分子的分数相比较。如3、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

2、相比较。如这三种类型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1、分母相同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分数大。如2、分子相同的分数相比较,分母小的分数大。如3、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要先把它们变成同分母或同分子的分数,再比较大小。这些方法是怎样得到的?1、分母相同就是分数单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包含的分数单位的个数多,所以分子大的分数大。1、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少,其中一份的分数就大,几份的分数值也大胆。2、方法3是由方法一、方法二和通分的知识联想到的。有时也可以先约分,再比较。如。。有时也可用它们与一个数比较,如果。一、明确各知识点间联系,形成“知识网”找准知识点后,让学生进

3、一步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形成“适应网”。由于学生经常开展这样的训练,因此比较容易构建以。二、抓住关键点进行三个层次练习。1、基础性练习。主要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解决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针对性练习。例如:针对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容易出错出错这一现象,用图示法或用具体整2、综合性练习在这一环节中老师应针对学生学习实际,精心编制能发展学生个性,目标性强、检测点准、有助于内化所学知识的训练题组,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从而扎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用不同的方法判断证明四分之三小于五分之四。引导学生用用多种方法分析断气,方法1通分使分母相同,方法2,使分子相同,

4、方法3,图解,方法4搭桥。3、开放性练习。此类练习为学生提供探索性的训练题题目,可由学生独立探究和小组讨论,以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以及探究数学音量的兴趣。A不用通分把下列分数从小大大排列B在圆圈里填数,你能填几个。比较分数大小”案例分析〖案例〗  师:比较分数的大小时,常会遇到哪几种情形?大家能分别举一个例子吗?  生1: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如和。  生2:同分子的分数相比较。如和。  生3: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相比较。如和。  师:请大家分别说出这三种类型的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小组讨论,指名汇报。)  生4: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较大的分数大。如>。 

5、 生5: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较小的分数大。如>。  生6: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要先通分,变成同分母的分数,再比较大小。如和,=,=,因为<,所以<。  师:那么,我们是怎样得到这些方法的呢?  生7:分母相同的分数,分数单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包含分数单位的个数多,所以分子大的分数大。  生8: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少,那么其中一份表示的分数就大。  (有部分学生呈似懂非懂态)  生8:举个简单的例子吧。有同样多的一袋糖,平均分给5个人吃和平均分给6个人吃,当然是分给5个人时每人得到的糖多。  (先前似懂非懂的学生也点头微笑

6、了)  师:(表扬了生8,并准备进行小结)  生9:我觉得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不一定要先通分再比较,有时也可以先约分,再比较。如和,=,因为>,所以>。  生10:我觉得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不一定要先通分或约分再比较。如和,因为比单位“1”少,而比单位“1”少,因为>,  所以>。  (师和生共同为他鼓掌。)  生11:分母和分子不相同的数,还可以先化成同分子的分数再比较。如和,=,=,因为<,所以<。  (学生们不约而同地为之鼓掌)  师:刚才三位同学提出了比较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的独特方法,你们觉得这些方法,哪种

7、最简便?  生12:能约分的,先约分再比较,显得简便。  生13:有些分数不能先约分再比较。我认为先化成同分子的分数再比较,显得简便。如和,化成和,比通分成和,数目显得小,因此来得简便。  生14:既然先化成同分子的显得简便,那么为什么课本上都讲先通分,再比较呢?  ……  〖评析〗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不是由传递完成的,知识只能在综合的学习情境中被交流。从上面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到,学生在自身的数学学习实践中都已积累了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合作与交流中充分发挥了“学习共同体”的作用。  在合作与交流中,学生把自己对分数大小比较时积累的感性经验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