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2答案

微观经济学2答案

ID:36584896

大小:6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2

微观经济学2答案_第1页
微观经济学2答案_第2页
微观经济学2答案_第3页
微观经济学2答案_第4页
微观经济学2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观经济学2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期末考试试卷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2)卷参考答案课程代号:02010020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1、D2、C3、A4、A5、B6、C7、B8、A9、D10、B二、名词解释题(共8题,每题3分)1、预算线:又称消费可能线或价格线,是指在消费者的货币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不同组合点的轨迹。2、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指在某特定时间内,一种商品或劳务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另一种商品或劳务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之比。3、显性成本:是指厂商为生产一定商品而在要素市场上购买生产要

2、素所支付的实际费用。如给工人支付的工资,为购买原材料支付的货币,向银行支付的利息。4、生产函数:表示一定技术条件下,各种可行的要素投入组合与可能达到的最大产量之间的技术联系。5、外在经济:指整个行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给个别厂商所带来的产量和收益的增加。其原因主要有:更方便的交通,更多更灵通的信息,更多更好的人才等。6、勒纳指数:等于价格超出边际成本的部分占价格的比例,用来衡量垄断势力7、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是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解的一般概念,它是指在每一个子博弈(包括原博弈)上都构成一个纳什均衡的策略组合。它要求局中人的决策

3、在任何时点上都是最优的。8、经济利润:等于总收入与总成本之差,实际是超过正常利润的利润,即超额利润。三、简答题:(共5题,每题5分)1、简要说明短期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形成U形的原因。[解析]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形的原因是短期生产函数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投入生产要素的增加,要素的边际产量先递增,到最大后递减,于是平均成本便呈先递减后递增的U形。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形的原因主要是长期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企业开始生产阶段,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当生产扩张到一定规模以后再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

4、会使经济效益下降,相应地长期平均成本先递减后增形成U形。2、说明电力、电信等公司采取的分时段收费的经济学原理。[解析]电力、电信等公司生产的不是可贮存的产品,它们的产品生产后即被消耗掉,因此,必须有足以满足消费者高峰需求的厂房设备。为提供高峰服务的生产能力所增加的成本通常占到电力、电信等公司总投资的很大部分。为了减少高峰时期所需的厂房设备,可以采取差别价格政策。在高峰时期收取较高价格,在非高峰时期收取较低价格。这样,一方面高峰时期所需生产能力的成本转嫁到在高峰时期需要服务的消费者身上。另一方面减少了高峰时期的需求量,将

5、这些需求从高峰时期向非高峰时期,这就可以减少高峰时期所需的厂房设备。3、给定博弈矩阵乙2,10,00,01,2甲(1)该博弈有没有优势策略均衡?(2)找出该博弈的纯策略纳什均衡。[解析](1)该博弈没有优势策略均衡。因为当乙取左时,甲认为上比下好,而当乙取右时,甲认为下比上好。甲取上时,乙认为左比右好莱坞,甲取下时,乙又认为右比左好。(2)该博弈的纯策略纳什均衡是左上的(2,1)和右下的(1,2)。4、应用最恰当的是微观经济学理论论述国有企业减员增效的意义。[解析]在生产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当连续地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

6、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中去,当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达到某一特定值之前,增加一单位该要素的投入量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可变要素的投入量增加到某一特定值以后所增加的一单位该要素的投入量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这一现象被称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如果再继续增加要变要素投入直到边际产量为负,则生产效率进一步降低,总产量开始递减。从以上分析我们得知理智的生产者为选择边际产量递减但为正,且平均产量递减的生产阶段进行生产,也就是说,在生产规模不变的条件下,可变可素的投入是有限度的,过多的投入将带来生产的无效率

7、。国有企业过多的员工使得企业的生产脱离了生产的经济区域,造成了企业生产效率的低下,通过减员(可以参看宏观部分的隐性失业的内容),减少过多的可变要素投入,使得要素的边际产量增加,要素组合更加合理,从而带来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对于搞活国有企业意义重大。5、假设某市政府通过调查发现本市普遍家庭的年收入为5000元,其中用于食物支出平均为2000元,政府通过有关研究认为在目前物价情况下,普通家庭食物支出应达到2500元较为合理,于是决定给予家庭相应的食物补贴,但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方案是直接提供相当于500元食物,另一种方案是提

8、供500元现金。试从消费者均衡角度来帮助政府分析两种政策的结果。[解析]对在关消费者均衡的问题,可以从无差异曲线及预算线图进行直观的分析。第二种方案能使消费者获得更高的效用,因为消费者可以根据所需合理分配增加后的收入,而并非将增加额全部用于食品上,但这样导致的另一个后果是政府的初衷并没达到;如果采用第一种方案,政府的目标达到了,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