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耻辱的开始

中华民族耻辱的开始

ID:36608459

大小:2.67 MB

页数:45页

时间:2019-05-09

中华民族耻辱的开始_第1页
中华民族耻辱的开始_第2页
中华民族耻辱的开始_第3页
中华民族耻辱的开始_第4页
中华民族耻辱的开始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华民族耻辱的开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标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华的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知识要点1、甲午战争甲午战争的背景、甲午海战、《马关条约》甲午战争的结果;2、八国联军侵华八国联军侵华背景、义和团运动、反抗侵略的斗争、《辛丑条约》。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致远舰本课重点本课重点:两次战争爆发的原因及社会影响。本课难点:如何评价义和团运动。1901年9月7日奕劻与李鸿章同十一国代表签订《辛丑条约》。课前分析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初中新课程仅用一课,高中课程标准没有具体要求,因此有的教科书草

2、草几笔描述。转折点的事件应该作为重点,一带而过似乎太不拿这场战争当回事儿了。——任世江本课拟用两课时完成。甲午战争一课时,八国联军侵华一课时。第12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日本的自强,对于中国来说,却意味着后起的东方资本主义踏着先行的西方资本主义的脚印,汹汹地破门而来。其扩张主义一开始就诉诸武力,比之西人用商品和传教开路,显示了更多的急迫和无情。——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甲午战争与民族危机的加深“十年内外,日本富强必有可观,此中土之远患,而非目前之近忧。”——1885年,李鸿章“日本虽小,然其君臣自改纪(按:指明治改元)后,日夜谋我,内

3、治兵饷,外购铁舰,大小已三十艘,将翦朝鲜而窥我边。”——1888年康有为《上清帝第一书》为什么李鸿章和康有为会视日本为中国之隐患?征韩侵华是日本的一贯国策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历史原因根本原因日本中国君主专制:没有建立现代中央政府正常运行的机制(一)战争背景国内政局的不稳——1890年经济危机“脱亚入欧”思想的的传播福泽谕吉:被尊为所有日本的老师。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启蒙思想家,有“日本的伏尔泰”之誉。其积极鼓吹侵朝侵华,将侵华战争定性为“文野战争”。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对外扩张政策台湾朝鲜满蒙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日本赫德,

4、中国客卿,中国海关总税务司。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评论说:“日本是根本没有什么正义可言的,除非借口代别人打抱不平而自己捡便宜也可以算作正义。正义完全在中国方面。但我不相信单靠正义可以成事,正象我不相信单靠一根筷子可以吃饭一样。我们必须要有第二根筷子——实力。”(二)发动战争的借口朝鲜甲午农民战争在1890年时,北洋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有七艘,共二万七千多吨;而日本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仅有五艘,共一万七千多吨。1892年,日本提前完成了自1885年起的十年扩军计划,到了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已经建立了一支拥有六万三千名常备兵和二十三万预备兵的陆军,以及排水量七

5、万二千吨的海军,超过了北洋海军。战前中日力量对比北洋海军自1888年正式建军后,就再没有增添任何舰只,舰龄渐渐老化,与日本新添的战舰相比之下,火力弱,行动迟缓。1891年以后,连枪炮弹药都停止购买了。这倒不是因为军火工业实现了国产化——钱被慈禧拿去修颐和园了。慈禧说:光绪1875年登极时年幼,我不得不垂帘听政,到1886年改为“训政”,1889年“归政”。我什么都不过问了,修修花园养老还不行么?中国发展海军的整个过程始终呈现一种“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被动、消极和短视的状态。战前中日力量对比武器装备的差距是一种现象。拨开这种现象,可以看到两国不

6、同的社会政治之间的差距。——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项目中国日本参战舰只14艘,约3.5万吨12艘,约4.1万吨主要舰只定远(远东最大)、镇远、靖远、来远松岛、吉野、西京丸、严岛、桥立人数2089人3530人装备重炮强、舰只陈旧舰龄长航速、中小口径速射火炮占优势、新式舰居多中日双方参战舰队实力对比丰岛之战1894年7月平壤战役黄海海战1894年9月日本取得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辽东半岛之战威海卫战役(三)战争的经过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阿尔弗雷德·马汉(1840-1914)是美国历史学家、海军军官。于1890年出版了《制海权

7、对历史的影响》一书,提出了“海洋中心”说。海上力量决定国家力量,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赔款二亿两白银开放重庆、沙市、苏杭二州允许日在华开设工厂——最能够反映帝国主义资本输出需求的条款(四)《马关条约》的签订中法战争结束后,鉴于台湾在国防上的重要地位,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立行省。进行许多洋务建设,使台湾迅速繁荣现代化,一度被称为小上海。刘铭传为台湾第一任巡抚。李鸿章与伊藤博文谈判因台湾曾一再拖延:李说:“我接台湾巡抚来电,台民鼓噪,誓不肯为日民。”伊藤:“任彼鼓噪,我自有办法下咽。”李鸿章又讲了一句千古名言:“台湾

8、鸟不语花不香,男无情女无义,彼何必强求。”无奈日本不惜再战也要拿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