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在量表研究中的比较与应用

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在量表研究中的比较与应用

ID:36629084

大小:230.4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3

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在量表研究中的比较与应用_第1页
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在量表研究中的比较与应用_第2页
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在量表研究中的比较与应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在量表研究中的比较与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H!#0((1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南方医科大学学报0I8BEJKA8L=M8NG;O1)(&,,)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在量表研究中的比较与应用张超!徐燕!陈平雁"南方医科大学生物统计学系!广东广州%("%(%#摘要!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是量表构建效度分析的重要方法$它们在原理上有相同和不同之处$本文通过对其基本原理以及在量表分析中的不同用途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找出其异同点$从而为正确合理地分析量表构建效度提供

2、一定的理论依据&关键词!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量表#结构效度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0!""#1(($(&,,$"!量表或调查问卷是社会’心理’管理等学科领域些方法在常用统计软件B/B’BCBB中都有成型模块&常用的研究工具$而对量表构建效度的评价是必不可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因子提取方法$其中主少的&对构建效度评价的常用方法是因子分析$从而成分方法是较常用的&!’"确定因子个数&从统计学理达到检验量表是否能有效测量理论结构上所要测量论角度$确定因子

3、数可根据特征根的大小’因子的累的特质&探索性因子分析!23/"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计共献率’碎石图三方面来考虑&当然$在量表研制中!43/"是因子分析的两种不同形式$它们都是以普通研究者常会对量表结构有一定的假设$故对因子数的因子模型为基础$但它们在方法学及量表评价功能方选择要将统计结果与专业研究背景相结合&!*"转轴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通过对其进行比较$找出异方法&由线性代数理论用一个正交阵右乘已经得到的同$从而为量表构建效度分析提供一定的指导依据&因子载荷阵使旋转后的因子载荷阵结构简化$使各题项在其公共因子上的载荷量更易于解释&常

4、用的转轴(..基本原理方法较多$有最大变异法’四次方最大值法’相等最大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对量表中题项!观测值法’直接斜交转轴法’CDE<>F转轴法&上述前’种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的内部结构进行研究$把有高方法为直交转轴$后两者为斜交转轴&统计理论证明度相关性的观测变量按某种规则分成亚组$每一亚组当因素间无相关关系时可采用直交转轴法$若因素间的变量共享一个公共因子&除公共因子影响各题项有相关关系时可采用斜交旋转法&!%"解释因子结构&外$还受其它因子影响$即每个题项还有其特殊因子&最后得到的因子结构是使每个题项仅在一个公共因公共

5、因子便代表了量表的基本结构$因子分析的目的子上有较大载荷$而在其余公共因子上的载荷比较是确定公共因子数$公共因子解释观测变量总变异量小$这样可由题项来决定其公共因子的名称&同时$由公共因子的实际含义&特征根或因子累计共献率大小可判断影响整个量表(5(..探索性因子分析变异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5(5(..$!$&%探索性因子分析模型模型为%(5!88843/!"6#"($(7%"!$!78%"’$’7(7%"&$&7’"!("(5!5(8843/模型43/模型中$最简单的形式为各观测其中9:表示第:个题项的标准化分数$3;为公变量

6、只在一个因子!潜变量"上载荷不为零&则43/共因子$<为公共因子的数目$=:为题项的特殊因子$模型为%>:(为公共因子的载荷&(&)!&*"*+#&!!"(5(5!88$(%!("计算题项间相方程!!"称为测量方程$反映了因子与题项间的探索性因子分析基本思路关矩阵或协方差矩阵&因隶属同一公共因子的题项相关系&其中!为因子载荷$#为随机误差项&关性较高$所以先计算相关矩阵或协方差矩阵为后续由上式可以得到%分析打基础&!!"提取因子&因子的提取方法也有多!6"!"!!’"种$主要有主成分方法’不加权最小平方法’极大似然上式中!!G"G"

7、表示可观测变量的总体协方差法’主轴法’/?@A>因素抽取法和映象因素抽取法$这矩阵$"!G"G"是测量误差的协方差矩阵$"!G"D"是G个可观测变量在D个潜变量上的负荷矩阵&!*"式的收稿日期!!""#$"%$!&样本协方差矩阵为%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B#"#"!7$!*"!!""%)’’#"(""%"作者简介!张超$男$讲师$博士$电话%"!"$&(&*+’(,当模型拟合较好时$样本协方差矩阵B可较好通讯作者!陈平雁$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电话%"!"$&(&*+’!"地估计总体的协方

8、差矩阵!&模型拟合的好坏可以采.!)’’""."""""""""""""""""""""""""""""""""""""""""""""""""""""""""""""南方医科大学学报KL"3MN8OP26Q">R9S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