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单元导学案

三单元导学案

ID:36652277

大小:52.77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13

三单元导学案_第1页
三单元导学案_第2页
三单元导学案_第3页
三单元导学案_第4页
三单元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单元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登飞来峰》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登飞来峰》,了解诗句意思,能够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2.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重点:目标2、3。难点:目标2。自学提纲:1.自读古诗,读通读顺,自学字词。2.再读古诗,读出韵味、节奏。3.图文结合,理解句意。4.了解“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典故,体会诗句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和诗的写作特点。自学检测:1.解释加点的字词。飞来峰上千寻塔:(   ) 闻说鸡鸣见日升:(  )(     )不畏浮云遮望眼:(  )(  

2、 ) 只缘身在最高层:(   )2.理解句意。飞来峰上千寻塔: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说鸡鸣见日升: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缘身在最高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似的诗句是:(          ),(          )。11合作探究:1.图文结合,理解句意。2.这首诗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和诗的写作特点。拓展训练:1.背诵古诗,默写古诗。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

3、思。堂清检测:一、默写古诗《登飞来峰》。(   )(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二、填空。1.诗中抒发作者登上飞来峰后的感受的诗句是:(          ),(          )。2.全诗借景抒情,告诉我们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回答问题。“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向我们揭示出一条人生哲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唐朝诗人王之涣的

4、“(        ),(        )。”与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堂清结果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西林壁》导学案11学习目标:1.借助注释理解句意,了解诗歌描写的景象、蕴含的哲理,感受诗的意境。2.体会作者通过诗歌告诉我们的道理。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重点:目标2、3。难点:目标2。自学提纲:1.自读古诗,读通读顺,自学字词。2.图文结合,再读古诗

5、,理解诗句的意思。3.庐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诗人看出来了吗?诗人为什么看不出庐山的样子?4.诗中哪两句诗点明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道理?自学检测:1.解释加点的字词。横看成岭侧成峰:( )(      )不识庐山真面目:(    ) 只缘身在此山中:(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划出诗的节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3.理解句意。题西林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横看成岭侧成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远近高低各不同: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缘身在此山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4.用一句格言来概括诗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合作探究:1.图文结合,理解句意。2.这首诗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拓展训练: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2.将《登飞来峰》和《题西林壁》进行比较学习。3.背一背其他有关写庐山的诗。堂清检测:一、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7、__    ___________二、填空。1.用一句格言来概括诗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告诉我们一个为人处世的哲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默写一首有关庐山的诗。堂清结果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牛和鹅》导学案课时:第一课时11学习目标:1.学会本

8、课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引导学生围绕提纲梳理课文层次。重点:目标1、2。难点:目标3。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学提纲:1.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词学习、运用。2.默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3.再读课文,根据提纲的内容划分课文段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