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

ID:36659502

大小:2.40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5-10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_第1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_第2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_第3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_第4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复习语文·新课标(RJ)第三单元┃复习重点┃复习重点┃1.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识记文中的重点语句和重要的文学常识。2.感知文意,概括要点。感受人物的功绩和人性之伟大。3.掌握修辞方法的作用。语文·新课标(RJ)┃基础积累┃pánɡhuánɡzǎichóudiéjīpánmiùchóuchúxiáxiāokuīsuìqīnmùhuáiyùnshèxī第三单元┃基础积累语文·新课标(RJ)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mèi()力yá()门淋lí()沉yù()元xūn()hè()然头lú()suǒ()事轮kuò()义愤填yīnɡ()魅漓勋

2、赫颅廓膺衙郁琐第三单元┃基础积累语文·新课标(RJ)3.补全下面的四字词语。鲜为()()()()心血()()户晓马革()()()()皆知锋芒()()气冲()()鞠躬()()人知家裹喻露尸沥尽毕妇孺尽牛斗瘁第三单元┃基础积累语文·新课标(RJ)4.文学常识填空。(1)《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__________主持编纂的一部________通史,记载了从__________到________共1362年间的史事。(2)《音乐巨人贝多芬》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__________写的一篇________散文。文中的主人公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__

3、__________,他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司马光编年体战国五代叙事何为作曲家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第三单元┃基础积累(3)《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我国著名诗人________先生写的颂扬闻一多先生崇高品格和精神的一篇文章,其主人公闻一多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中的福楼拜是______国作家,代表作品有《__________》,作者________也是作家,代表作有《__________》《_

4、_________》。臧克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包法利夫人法莫泊桑羊脂球项链第三单元┃基础积累(5)《邓稼先》本文作者是,邓稼先被称为“”。杨振宁中国原子弹之父重点感悟1、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史?十一课邓稼先答: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转变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3、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2、作者为什么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介绍?第一,作者是大科学家,写的也是大科学家,科学家写科学家,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气质、品质

5、、价值观、人生道路等方面,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对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的具体细节的描写上。第二,作者与邓稼先有着50年的友谊,写这篇介绍邓稼先的文章,包含着作者对老朋友不尽的思念;同时,写邓稼先的人生道路,又渗透着自己人生中某些与邓稼先相同的东西。因此,这篇文章常常从作者自己与邓稼先的交往这个角度写,这样势必就不会着力介绍人物的具体细节。第三,作者与邓稼先工作的具体情况不可能很了解,掌握材料不会很多。加上这又是一篇短文,不宜铺开来写,因此,这些写扬长避短,是很高明的。这样更鲜明地突出中国的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满腔热忱与兢兢业业的科学探索精神,以及

6、中国人在面对自己国家事务时,表现出来的更加可贵的优秀品质,让人再次感念邓稼先之伟大。十二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1、文章重点表现了闻一多的什么精神?2、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为争取民主而敢说敢做,勇于献身的精神。(1)语言描写: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这两句话表现了作为卓越的学者的闻一多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2)“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表现闻一多大无畏的革命精神。(2)肖像描写: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

7、”“长须飘飘”“目不窥园”都具体表现闻一多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3)细节描写:“一个又一个的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表现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的精神十三课音乐巨人贝多芬1、为什么贝多芬说“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2、“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这里“永恒”指的是什么?这需要联系贝多芬耳聋后的心理来分析。一方面,耳聋给贝多芬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常常被人误解,他的社会交往受到极大的约束,耳聋的他比不上一棵树,因为一棵树尚且可以谛听大自然的声音;另一方面,耳聋后的贝多芬远离人世的喧嚣和纷争,获得了心灵的纯净和安宁,就心

8、灵的纯净而言,社会中的人不如树好。“永恒”指作为心灵载体的音乐艺术。这句话是说,贝多芬虽然因为耳聋,与人的交流和勾通发生困难,但是这种局限又使他超越形体和言辞,直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