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蓼属药用植物的初步研究

甘肃蓼属药用植物的初步研究

ID:36660536

大小:2.68 MB

页数:91页

时间:2019-05-13

甘肃蓼属药用植物的初步研究_第1页
甘肃蓼属药用植物的初步研究_第2页
甘肃蓼属药用植物的初步研究_第3页
甘肃蓼属药用植物的初步研究_第4页
甘肃蓼属药用植物的初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甘肃蓼属药用植物的初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兰州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甘肃蓼属药用植物的初步研究姓名:戚欢阳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生药学指导教师:杨永建;马志刚2002.6.1摘要本文对蓼属Polygonum的划分参考了《中国植物志》(1998)中有关蓼科的处理方法,即整理研究的是除养麦属Fagopyrum、金线草属Antenoron、虎杖属Reynoutria和何首乌属Fallopia之外的蓼属(狭义)。1、作者进行了野外采集和调查工作,先后查阅了西北植物研究所、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天水小陇山等处标本馆的标本,对各分类群作了凭证标本工作。并参阅

2、了《中国植物志》、《黄土高原植物志》、《秦岭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及《甘肃中草药手册》,对甘肃有分布的蓼属、何首乌属和虎杖属药用植物进行了整理研究。先后整理出了36个分类群(蓼属22种7变种,何首乌属5种1变种和虎杖属1种)在本省的分布及药用情况,并进行了学名订正,编制了分组、分种检索表。2、对蓼属(广义)13个分类群叶的横切面作了显微组织构造观察,结果表明:】3个分类群的薄壁细胞中均含有革酸钙簇晶;上下表皮细胞均为1列,近圆形;大部分栅栏组织不通过主脉,海绵组织

3、细胞类圆形或呈不规则状,排列疏松。它们的中脉维管束的数目、大小,排列方式及维管束鞘有差异,其中何首乌、朱砂七和翼蓼的维管束数目与维管束鞘有差异,可用于何首乌伪品鉴别。3、对蓼属(广义)8个分类群叶的下表皮气孔进行了显微形态观察,结果表明:这8个分类群叶的下表皮气孔轴式相似,而气孔指数变化较大,何首乌属的何首乌和木藤蓼的气孔指数相差大,可用于何首乌伪品鉴别。4、通过对“宕芋”的考证,指出:《本革汇言》中所记载的“宕芋”原1随物应为蓼科翼蓼属植物翼蓼,并认为翼蓼是较早出现且应用范围较广的何首乌伪品。5、对何首

4、乌在甘肃的混淆现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对何首乌及其伪品翼蓼和朱砂七中的蒽醌类化合物进行了含量测::。结果表明:三种样品中的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含量明显不同,因此HPLC法可以用于鉴别何首乌伪品,从有效成分含量不同上证明了翼蓼和朱砂七不能作为何首乌的替代品。本实验支持了传统经验鉴别的观点,应对甘肃境内此种混淆现象进一步加以纠正。同时对何首乌在甘肃的另一混淆品木藤蓼的茎、叶、腋芽及宿存花被进行了生药学方面的研究,以期为这一藏药的研究应用提供质量评价标准。6、文县境内分布的何首乌叶脉为

5、白色,就此问题进行了研究。除采用传统的生药学鉴定方法外,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荧光显像和分辨率高等特点对“白脉何首乌”进行了初步研究。甘肃蓼属、何首乌属及虎杖属药用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民间广为应用,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鉴此,本文对这三属的药用植物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本省资源、扩大药源及进行质量评价提供参考。关键词:蓼属何酋乌属虎杖属药用植物资源分类分布本草考证组织构造高效液相色谱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AbstractThispaperhasreportedthepreliminar

6、ystudiesofgenusPolygonumFallopiaandReynautriafromGansuprovinceOffther.esourcemorphology.classification.distribution,habitats.medicalpropertiesmicroscopictissuestructure,textualresearchontraditionalChinesepharmacologyaswellasthequailtycontrolaccordingtothe

7、fieldinvestigation,specimenandliteraturecollection.andexperimentaobservation.Thedistribution.ecologicalenvironmentandmedicinalpartsof28speciesand8varietiesofPolygonum,Fallop,:aandReynoutriafromGansuhavebeenclarified.TheVarecommonlyorlesscommonlyusedasChin

8、esemedicinalplantsandthetraditionalChinesepharmacologyhasbeenreviewed.Thekeyofsystematizedbotanyofthesespecieshasbeenpresented.Theirscientificnameshavebeenrevisedthroughconductingfieldinvestigationandconsultingrela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