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长安城地规划布局与规划思想初探

汉长安城地规划布局与规划思想初探

ID:36670688

大小:24.15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5-13

汉长安城地规划布局与规划思想初探_第1页
汉长安城地规划布局与规划思想初探_第2页
汉长安城地规划布局与规划思想初探_第3页
汉长安城地规划布局与规划思想初探_第4页
汉长安城地规划布局与规划思想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长安城地规划布局与规划思想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汉长安城的规划布局与规划思想初探汉长安城的规划布局与规划思想初探摘要:西汉长安城在中国城市建设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建筑学科的角度出发,借助历史学、考古学、城市规划学的研究成果,初步探讨了西汉长安城的空间形态结构及其布局艺术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汉长安城的规划思想进行了研究。关键词:汉长安城布局特色规划思想文案大全实用标准1.引言秦汉时期高度重视建筑造型艺术,使之为宣扬统一功业,显示王权威严的政治目的服务。在意识形态方面.初期尚沿袭战国百家争鸣的余波,流行黄老神仙之说,后为了维持大一统封建秩序,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

2、儒术,将周礼搬出与孔孟儒家结合,把天地之美人格化,以和为美为中心,将此审美思想用于建筑造型艺术创造之中;同时哲学上许多重大问题的争论,如对形、神、气、性等及其关系的认识,都对建筑造型艺术有直接的影响。城镇发展了先秦城镇中的高台建筑形式。在城镇建设艺术追求中,并不拘于以此,而是基于城镇的形制,与自然协调,以求空间形态的壮美。再超乎于其外形,注情“理”性于意之中,追求艺术之意象。对城镇空间情理之美的追求己超乎于物形视觉感官心理的深层次了,是当时社会文化艺术的综合反映。作为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结合的城镇空间.西汉长安城是秦汉时期城镇空间艺术发文案

3、大全实用标准展的一个代表。2。汉城安城的规划布局西汉长安是以秦咸阳改造重建而来的.故秦成阳幸存的建设基础.自然对汉长安空间产生影响(图1)。汉灭秦后,开修茸渭水南岸秦代所建的兴乐宫,改为长乐宫.接着为了加强其封建统治,在长乐宫以西0.5km修建了壮丽的末央宫,并解释为“天下方未定,故可以就宫室.且天予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是无今后世有以加也”,又在末央宫北建北宫,后就筑扩大的长安城.把长安、未央、北宫包容在内,又建了明光宫、桂官,“以城中为小”跨越西城垣,兴建规模更大宏伟壮丽的建章官。用架空复道,与城内诸宫相通。中国古代就确立城镇由一

4、个核心向外层扩展,再形成外完的有机组织观念,这种方式常常也是一种生物的自图1汉长安城位置示意图然有机组织形态。2.1城市总体布局文案大全实用标准为配合地形及现状,长安城形制是不规则的斗形,故称“斗城”(图2)。汉高帝建都时,先营宫室,至惠帝时始筑城。因此南垣考虑已建的长乐末央二宫现状,改作曲折形式,城北垣区若北斗,是顺应龙首塬、渭水河道走向的缘故,导致城市形制不规则。充分体现了设计师巧用地形、不拘成规、面对现实、因地制宜的观念及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西汉长安城的总体空间结构布局显示,因其利用秦代遗留的建设基础,形成“前朝后市”的格局。以市为主

5、,结合手工作坊和居住闾里等聚集在城北,成为集中的经济区;城南则以宫室以主,联系相关的官署、府库及贵族达官的“甲第”形成政治区。这实质上是继承战国综合城廓分工规划概念传统的产物所形成的有组织的外廓空间结构。考察长安城空间结构形态。又有多种不同的功能结构:宫室、市集、居住、手工作坊、礼制建筑等,这些分区在城市总体布局沟架下形成文案大全实用标准图2汉长安城复原想象图了反映封建社会生活组织秩序的城市空间形态。(自《中国城市建设史》董鉴泓编)2.2汉长安城的宫廷区长安城的宫廷区是由末央、长乐、明光、桂宫、北宫及城外西的建章宫所组成。建章宫有架空复道与

6、末央宫相通,打破了“择中立宫”的传统布局。城内五宫采用沿长安城中轴线——安门大街呈东西对列的形制来布置,与秦咸阳渭南诸宫沿中轴东西布列的方式相似。文案大全实用标准长安城地势南高北低,以建瓴之势俯瞰全城,成为群宫之首。又因龙首塬地势较高,以龙相称符合封建皇帝以“真龙天于”自调和君权神授、至高无上的心理.在城南塬上建宫,以示有别于城北的市里,便于控制制高点,有利于监督市民,利于皇宫的安全,并充分发挥中国古代高台建筑艺术,使宫室区更加雄伟壮观。同时庞大的宫城群,加上有关的府库、宫署及府第等,规划用地之多,几乎占全城总面积的2/3,毗连未央宫的西城

7、外建章宫,更增加了宫室区在全城规划结构中的地位,充分显示了帝居在整个城中的主导地位,成为中国古代城镇空间艺术中的一大主导特色。2.2汉长安城的市区作为区域中心,乃至全国经济生活中心的市,在长安城空间结构中居举足轻重的地位.就区域经济结构论,这个“市”应起到组织各次经济中心的作用,更好发挥长安城的经济中心职能。长安城实行“一城多市制”,聚集九市于城北,横门附近是长安城工商业重心,规模庞大,可渡渭河组织区域经济。其中横门之内东西市实为九市之主体,具有“后市”格局,还有南北市,合称四市,均在城内,其余五市,都在外廓内。《三辅黄图9516庙论》云:

8、“长安市有九,各方二百六十步”。反映了市的方整形制。市内不仅有商业,而且有手工业,工商结合正是这一时期工商业的历史特点。2.3汉长安城的居住区长安城是按阶级,按职业组织聚居的。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