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习语互译中的文化过滤现象

英汉习语互译中的文化过滤现象

ID:366901

大小:4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07-29

英汉习语互译中的文化过滤现象_第1页
英汉习语互译中的文化过滤现象_第2页
英汉习语互译中的文化过滤现象_第3页
英汉习语互译中的文化过滤现象_第4页
英汉习语互译中的文化过滤现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英汉习语互译中的文化过滤现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英汉习语互译中的文化过滤现象www.chinaqking.com期刊门户-中国期刊网2009-11-26来源:《中华现代教育》2009年第44期供稿文/吴慧珍上海商学院外语学院英语系[导读]语的翻译困难重重,这是因为:一方面,习语言简意赅,但寓意深远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摘要】习语的翻译困难重重,这是因为:一方面,习语言简意赅,但寓意深远;另一方面,习语大多包含具体的生动的比喻形象,具有明显的民族色彩,体现着不同民族的文化特殊性。本文拟借用接受美学的相关理论,对英汉习语翻译中文化过滤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作简要探悉。【关键词】习语翻译;接受理论;文化

2、过滤 一、引言习语(idiom),又叫熟语,是人们长期以来沿袭使用的定型化的短语或短句,它主要包括惯用语、成语、谚语、俚语和俗语等。习语是语言中的某些部分经过人们长期反复使用后自然沉淀而形成的各民族人民集体智慧的体现和结晶[1],因而被称为“语言的精华”[2]。由于习语具有形式固定、形象生动、释理精辟、寓意深刻等特点,它被广泛应用于日常会话和文学作品中。没有了习语,人类的语言将会变得单调乏味,缺乏生机,而恰如其分地将习语用到我们的日常交流中,则会增强语言的表达力,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2]。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和纽带,必然要负担起习语翻译的重任,而习语作

3、为语言的一种浓缩表达方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具有明显的民族色彩,这就给习语的翻译造成了很大的难度。本文试图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对英汉习语互译中的文化过滤因素作一些探讨。二、文化差异引起的习语翻译中的困境文化指的是“历史上创造的所有的生活样式,包括显型的和隐型的,包括合理的、不合理的以及谈不上是合理的或不合理的一切,它们在某一时期作为人们行为的潜在指南而存在”[3]。翻译是两种文化的比较,必定会涉及到文化和文化的特殊性。文化的特殊性就是指进行两种文化的对比时,存在于一种文化而不存在于另一种文化的现象[4]。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社会群体,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4、由于各自风俗习惯、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地理环境等诸方面因素影响,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民族色彩。这些特点和色彩反映了人们的生产、斗争经验以及对生活、对自然的认识,凝聚了本民族的智慧,也反映了各自民族的文化特殊性。语言既是文化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因而作为“语言之精华”的习语,必然体现着不同民族文化的特殊性或差异性。例如,中国人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非常强烈,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而中国人在气急败坏下可能会诅咒别人“无后”,这在鲁迅的《阿Q正传》里就有反映:“这断子绝孙的阿Q!”远远听到小尼姑带哭的声音。然而在西方国家,很多年

5、轻人为了生活得自由自在,不受家庭的束缚,不愿意养育后代,“丁克”之风一度风靡,各国政府甚至制定各种措施鼓励生育,因而多数外国人看到“Youmaydiesonless”这种诅咒人的方式,绝对会感到匪夷所思。又如,英国人用“出生时口中含银勺“(tobebornwithasilverspooninone’smouth)”表示出生于富贵之家,而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这种人非妖即怪,《红楼梦》里贾宝玉出生时口中含玉,就是因为他是顽石转世。显而易见,英汉习语所蕴涵的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差异成了摆在译者面前的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如何跨越这道鸿沟也就成了所有译者所要面对的

6、一个无从回避的问题。三、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习语翻译中的文化过滤现象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至70年代初在联邦德国兴起的一种文艺批评理论。接受美学的核心理论就是“走向读者”,读者的阅读活动,接受程度,对作品的意义价值及历史作用起着决定性作用[5]。根据接受主义的理论,任何读者都不是带着一片空白进入文本的[5];任何作品与读者都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纵的历史文化发展和横的文化接触而构成的坐标之中,正是这一坐标构成并规定了其“接受屏幕”[4]。文化过滤,是指“根据自身文化积淀和文化传统对外来文化进行有意识的选择、分析、借鉴和重组。”[6]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首先

7、是个读者,因而译者在理解和表达过程中,必然会受到目的语语言文化传统的影响这就是一种文化的过滤;同时,译者为了使译文能在另一文化系统内被接受,也会站在目的语文化立场上对文本进行“筛选”和“过滤”,正如勒菲菲尔所言,“说到试图在目的语文化中立足的译作,在目的语文化中起主导作用的模式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读者的期待视野,如果译作不符合那种模式的要求,那它被读者接受就可能遇到更多困难。”[7]习语承载着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因而在习语翻译中,原文中的一些比喻意象更是难免会受到译入语语言文化的过滤和重新改装。如:看到“Whenthecat’saway,themi

8、cewillplay.”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山中无老虎,猴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