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常见病害和防治(含缺素症状)

洋葱常见病害和防治(含缺素症状)

ID:36707810

大小:66.93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5-14

洋葱常见病害和防治(含缺素症状)_第1页
洋葱常见病害和防治(含缺素症状)_第2页
洋葱常见病害和防治(含缺素症状)_第3页
洋葱常见病害和防治(含缺素症状)_第4页
洋葱常见病害和防治(含缺素症状)_第5页
资源描述:

《洋葱常见病害和防治(含缺素症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洋葱的常见病几缺素症状马双江-20115478-药学(农药)-201102-园艺学概论一、洋葱的常见病1.霜霉病 1.1症状  洋葱葱霜霉病主要为害叶及花梗。花梗上初生黄白色或乳黄色较大侵染斑,纺锤形或椭圆形,其上产生白霉,后期变为淡黄色或暗紫色。中下部叶片染病,病部以上渐干枯下垂。假茎染病多破裂,弯曲。鳞茎染病,可引致系统性侵染,这类病株矮缩,叶片畸形或扭曲,湿度大时,表面长出大量白霉。  洋葱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轻的病斑呈苍白绿色长椭圆形,严重时波及上半叶,植株发黄或枯死,病叶呈倒“V”字形。花梗染病同叶部症状,易由病部折断枯死。湿度大时

2、,病部长出白色至紫灰色霉层,即病菌的孢囊梗及孢子囊。鳞茎染病后变软,外部的鳞片表面粗糙或皱缩,植株矮化,叶片扭曲畸形。  1.2病害循环及发病因素  以卵孢子在寄主或种子上或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天萌发,从植株的气孔侵入。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孢子囊,借风、雨、昆虫等传播,进行再侵染。一般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重茬地发病重,阴凉多雨或常有大雾的天气易流行。  1.3防治  (1)选择地势高、易排水的地块种植,并与葱类以外的作物实行2~3年轮作。  (2)选用抗病品种。一般红皮、黄皮品种较抗病,如掖辐1号等。15  (3)用种子重量0.3%的35%雷多米尔

3、拌种,或用50℃温水浸种25分钟,再浸入冷水中,捞出晾干后播种。  (4)收获时清理病残株,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  (5)发病初期喷洒9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70%乙?锰可湿性粉剂500倍液、S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2. 立枯病 2.1主要危害洋葱立枯病为洋葱育苗期病害,发病严重时可造成幼苗成片死亡。立枯病发生后,病苗的茎基部变褐,

4、若干天后病部收缩细缴,茎叶萎垂枯死;如果是稍大的苗发病后,起初在白天出现萎蔫,夜间恢复,但当病斑绕茎一周时,秧苗即逐渐枯死,开始呈现椭圆形暗褐色斑,并具同心轮纹及淡褐色蛛丝状霉。2.2立枯病的病菌可在土壤中越冬,病菌能直接侵人秧苗,并通过水流、农具传播。病菌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4℃,最低为13一15℃,最高为40一42℃。一般播种过密、不及时删苗和移苗、苗床温湿度过高等均容易诱发病害。  2.3防治方法:(1)选择无病土育苗:洋葱育苗床土要选择禾本科作物或水田土,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种子携带病菌。15(2)土壤消毒:播种前对地面喷洒药剂加

5、新高脂膜对土壤进行消毒,同时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治病菌侵入,抑制土壤病虫害的繁衍。(3)药剂防治:在苗床得病初期,喷洒药剂加新高脂膜形成保护膜,增强药效,每平方米苗床喷淋2-3升,使药液渗入幼苗茎基和根部,杀死病菌。使用工具细孔喷壶3.菌核病3.1主要危害这种病菌主要危害洋葱,也危害大葱。主产区连作地病情严重,常造成减产,感病后的洋葱不耐贮藏。叶片发病时。初期为水浸状,而后变为淡褐色或灰白色,病斑形状不定。最后变白破裂,叶片枯死下垂。剖开病叶里面有白棉絮状菌丝体.在潮湿条件下,病部散生先为乳白色至黄褐色,最后变为黑色的小菌核。种株的花梗上也产生同样

6、病症,从病部折断下垂。本病以病部产生黑色小菌核与其他病害相区别。  3.2病原属于囊菌亚门、核盘菌属、大蒜核盘菌。  3.3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原茵的菌核在病残体上或土壤中存活时间较长。春季在多湿条件下形成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借气流传播。菌核也可产生菌丝进行初次侵染,以后以菌丝扩大传染。一般4~5月和10~11月间易发病,在重茬、排水不良和生长较弱的情况下发病较重。153.4防治方法  (1)用非葱类作物实行2~3年轮作。(2)对病残体和发病初期拔除的病株要集中烧毁或深埋。(3)雨季加强排水,减少土壤水分。(4)药剂防治应在育苗后期或定植缓苗后进行

7、。农药可选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乙烯菌核利(农利灵)可湿性粉剂、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20%甲基利枯磷乳油对水1000倍,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多硫悬溶剂对水500倍,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水300倍,在发病初期连治2~3次。4.洋葱黑斑病4.1病症  初发病时,在叶片和花茎上形成黄白色长圆斑,而后扩展较快,边缘处为黄色晕圈,内部为黑褐色,即或病斑相连仍保持椭圆形。发病后期,病斑上密生黑色短绒状霉层并具有同心轮纹。鳞茎多在临收前发病,初发时呈水浸状,而后病斑上生出霉层而变黑。   4.2病原属半知菌亚门匐柄霉菌;有性阶段则

8、属子囊菌亚门枯叶格孢腔菌。4.3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寒冷地区,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后以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而后则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