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盆地层序充填动力学

右江盆地层序充填动力学

ID:36713117

大小:10.17 MB

页数:184页

时间:2019-05-14

右江盆地层序充填动力学_第1页
右江盆地层序充填动力学_第2页
右江盆地层序充填动力学_第3页
右江盆地层序充填动力学_第4页
右江盆地层序充填动力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右江盆地层序充填动力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成都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右江盆地层序充填动力学姓名:侯明才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指导教师:陈洪德;牟传龙2003.5.1右江盆地层序充填动力学摘要自_二十世纪五十年代Sloss提出层序地层学(SequenceStratigraphy)概念以来,在近半个世纪的历程里,以P.R.Vail为代表的众多中外学者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得层序地层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更加成熟和完善,层序级别的划分随研究程度的深入,越来越细、越来越客观:研究范围从海相扩展到了陆相,从中新生代发展到了古生代,从全盆地过渡到了盆地中具体的相带,从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发展

2、到活动大陆边缘(弧后盆地),直到前陆盆地。同时我们也看到,所有上述研究只是方法的具体应用,即将层序地层学的基本思想和研究方法应用到了具体的地质实践中,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来解释具体的地质现象,而对层序发育的机制和层序的形成过程未做根本性的探讨。泥盆纪一晚三叠世的右江盆地以其丰富的次级盆地类型(半地堑、地堑式、走滑式和拗陷型)、完整的演化序列(海西期陆内裂陷、被动陆缘裂谷盆地,印支期弧后盆地和前陆盆地)、独特的沉积作用样式及火山活动、丰富的矿产资源、齐全的沉积记录、丰富的地质事件、密切的构造一沉积演化关系、明显的动力转换特征而成为开展层序充填动力学研究的理想地区。基于此,

3、本文以右江盆地为研究对象,以右江盆地层序充填动力学为切入点,将层序发育控制因素的研究转向层序发育机制的研究,将层序的样式、层序界面的成因与构造活动、盆地演化、盆一山转换、盆一山耦合紧密联系起来。研究成果是以人鬃的野外地质资料为基础,综合了部分钻井和少量地震等资料,采取沉积研究和构造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和实际研究相结合、实测基干剖面与补充观察剖面研究剖面相结合、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分析了右江盆地的沉积体系种类和特征、层序界面的成因类型和表现形式,进而提出了右江盆地的层序划分方案.研究了备二级层序、三级层序在不同相区内的特征及其变化。并进行了区域上的对比

4、。在系统的沉积、层序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板块构造格局、区域构造活动及火山活动等特征,讨论了右江盆地的沉积、构造演化历史,将右江盆地划分为早泥盆世一中泥盆世早期的陆内裂陷盆地∞l-D21)、中泥盆世晚期一中二二叠世的被动陆缘裂谷盆地(D22一P2)、晚二叠世一早三叠世的弧后盆地(PrTl)以及中一晚三叠世的前陆盆地(T2-I"3)四个演化阶段,这四个演化阶段有序地构成了右江盆地从形成、发展、到消亡的一个完整的演化序列.结合盆地演化和对盆地类型的划分.建立了不同类型盆地的沉积、层序模型,并讨论了各模型的发育主控因素和盆一山转换、盆一山耦合的关系。在系统、深入的层序研究和盆地

5、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全球海平面升降、构造沉降、古气候背景、陆源沉积物的注入和碳酸盐的产率等因素,分别建立了不同类型盆地的层序充填动力学模型,并根据这些模型对研究区特殊的准层序形成机理进行了解释,最后给出了层序充填动力学的定义。以上研究突出了多专业、多学科、多领域、多层次相互交叉融合的特色,主要成果和认识概括为以下9个方面:1、在大量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岩石地层清理意见,全匿系统地对右江盆地泥盆系一中三叠统地层进行了清理,主要将石炭系2统4阶调整为2统6阶,将二叠系2统4阶调整为3统6阶,同时清理出与德坞阶相对应的一套地层。并进行了全区相应的地层对比,使研究区的

6、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和层序地层得到了统一.2、系统研究了研究区存在的沉积体系类型和特征.划分出了残积体系、冲积体系、河流体系、湖泊体系、三角洲体系、河口湾体系、滨岸体系、陆棚体系、缓坡体系、台地体系、斜坡体系、台盆体系、台坡体系、深水盆地等15大沉积体系,并描述了个沉积体系发育的时空展布特征。3、精心研究了ti江盆地发育的4类与盆地构造演化有关的层序界面的成因类型:A、造山侵蚀层序不整合界面;B、升隆侵蚀层序不整合界面;c、海侵上超层序不整合界面:D、暴露层序不整合界面。这4种类型的界面,在时序上代表了盆地从新生、经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弧后盆地至前陆盆地的演化过

7、程,它们表现为古风化壳、渣状层、河流回春作用、古喀斯特作用面、斜坡重力流冲刷侵蚀面、盆地内浊流侵蚀面、火山事件作用面、岩性、岩相转换面、上超面、最大海泛面等十种形式。以此为基础,将右江盆地泥盆系一中三叠统划分为6个一级层序和49个二二级层序。其中,泥盆纪2个超层序,包含18个三级层序;石炭纪2个超层序包含12个二级层序:二叠纪一中三叠世2个超层序,包含19个三级层序,其中,二叠纪12个二级层序,早一中三叠世7个三级层序。讨论了各二级层序、三级层序在不同相区内的特征及其变化,并进行了区域上的对比。总体上各二级层序、三级层序在区域上均可以进行对比。但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