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苯二甲酸酐

邻苯二甲酸酐

ID:36734735

大小:27.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5-14

邻苯二甲酸酐_第1页
邻苯二甲酸酐_第2页
邻苯二甲酸酐_第3页
邻苯二甲酸酐_第4页
邻苯二甲酸酐_第5页
资源描述:

《邻苯二甲酸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邻苯二甲酸酐中文名:邻苯二甲酸酐  别名:苯酐  英文名:phthalicanhydride  分子式:1,2-C6H4(CO)2O,C8H4O3  分子量:148.11  CAS:85-44-9  形成条件:邻苯二甲酸分子内失去一分子水而形成的环酸酐  物理性质白色针状结晶。相对密度(水=1)1.53,熔点131.6℃,沸点295℃(升华)。微溶于冷水、乙醚,易溶于热苯、乙醇、乙酸中。  化学性质  邻苯二甲酸酐可发生水解、醇解和氨解反应,与芳烃反应可合成蒽醌衍生物。邻苯二甲酸酐在工业上是在五氧化钒催化下,由萘与空气在350~360℃进行气相氧化制得,也可用空气氧化邻二甲苯制

2、得。邻苯二甲酸酐可代替邻苯二甲酸使用,主要与一元醇反应形成酯,例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用途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都是重要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酐与多元醇(如甘油、季戊四醇)缩聚生成聚芳酯树脂,用于油漆工业;若与乙二醇和不饱和酸缩聚,则生成不饱和聚酯树脂,可制造绝缘漆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邻苯二甲酸酐也是合成苯甲酸、对苯二甲酸的原料,也用于药物合成。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81631 CAS:85-44-9 中文名称:邻苯二甲酸酐  英文名称:o-Phthalicanhydride  别名:苯酐  分子式:C8H4O3;C6H4(CO)2O 分子量:

3、148.11 熔点:131.2℃沸点:295℃  密度:相对密度(水=1)1.53;  蒸汽压:151.7℃(蒸汽压0.13kPa/96.5℃)  溶解性:不溶于冷水,溶于热水、乙醇、乙醚、苯等多数有机溶剂  稳定性:稳定  外观与性状:白色针状结晶  危险标记:20(腐蚀品)  用途:用于制造增塑剂、苯二甲酸二丁酯、树酯和染料等。 2.对环境的影响: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本品对眼、鼻、喉和皮肤有刺激作用,这种刺激作用,可因其在湿润的组织表面水解为邻苯二甲酸酐而加重。可造成皮肤灼伤。吸入本品粉尘或蒸气,引起咳嗽、喷嚏和鼻衄。对有哮喘史者,可诱发哮喘。慢性影

4、响:长期反复接触可引起皮疹和慢性眼刺激。反复接触对皮肤有致敏作用。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毒性:属低毒类。急性毒性:LD504020mg/kg(大鼠经口)。刺激性:家兔经眼:119mg,重度刺激。家兔经皮:595mg(24小时),重度刺激。危险特性: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5.环境标准: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1mg/m3前苏联(1975)居民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0

5、.1mg/m3(一次值;日均值)前苏联(1975)水体中有害物质的最大允许浓度0.5mg/L 空气中嗅觉阈浓度0.05ppm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一、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废弃物处置方法:建议用焚烧法处置。二、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带防毒口罩。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手防护:戴橡皮手套。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三、急救措施皮肤

6、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邻苯二甲酸酐化学品英文名称:o-phthalicanhydride中文名称2:苯酐英文名称2:技术说明书编码:948CASNo.:85-44-9分子式:C8H4O3分子量:148.11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No.邻苯二甲酸酐≥99.7%85-44-9第三部分

7、: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对眼、鼻、喉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吸入本品粉尘或蒸气,引起咳嗽、喷嚏和鼻衄。对有哮喘史者,可诱发哮喘。可致皮肤灼伤。慢性影响:长期反复接触可引起皮疹和慢性眼刺激。反复接触对皮肤有致敏作用。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