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面面花文化

方方面面花文化

ID:36740089

大小:147.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5-14

方方面面花文化_第1页
方方面面花文化_第2页
方方面面花文化_第3页
方方面面花文化_第4页
方方面面花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方方面面花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方方面面花文化花卉大观中国人民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几千年来驯化和培育了无数名花奇木,并积累了丰富的养花经验和精湛的栽培技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同时也为世界各国的园林建设,园艺生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近1000年来,中国的各种名贵花卉一直不断地流传于世界各地。尤其是自18世纪以后,中国有许多名花异卉开始大量外流,欧美等国多次派人进入中国西南地区调查,大量采集多种名贵花卉的标本种子和球根,极大地丰富了各国的种质资源。开展杂交育种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果。绚丽多彩的中国园林植物,不仅大大丰富了各国园林植物的种类,增添了园林的景色,而且对他们的花卉育种工作也起了重大

2、的或决定性的作用。丰富的中国花卉资源孕育了世界的名花奇木,美化了大地。中国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这个称号的确是当之无愧的。同世界上所有的人一样,中国人民的天性中有爱美,爱花,以花为美,并常常愿意与花媲美的传统。因此视花为美的化身,美好幸福的象征。所以历代文人经常在赏花后吟诗、填词、作画及写歌、作曲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在中国人看来,花是有灵之物。人们赏花,除了赏识她那静态的外部形态美之外,还善于品味她那动态的生命变化之趣。另外,中国人还认为花是有情之物,不仅娱人感官,更撩人情思,能寄以心曲。中国人对花的这种看法和情感是观花之后由感悟而达到的一种艺术境界。对花产生了

3、更深一层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寄托。因此,中国人世世代代爱花赏花就是认为花能使人赏心悦目、畅神达意、陶冶情操。花中蕴含着文化,花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品德和节气。他们主要是通过对花卉的色、香、姿三方面的外在因素,去感受其内在的风格、神态、气质和风韵,并由此产生的许多生动而又贴切的联想。其实也就是由于花卉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才使得人们利用这一点去联想的。如,说到荷花会想到“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提起兰花就会想到她“生在深山中,不以无人不芳香”的孤芳自赏风格;谈及竹子就会联想到她“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毁其节”的气节;涉及桃花自然会想到爱情和美女等等。这些文人大都是

4、“借花喻人、喻社会”。所以,在中国人的眼里花早已被“人格化”了。人们不仅通过观赏、食用、饮用、品(茶)用、药用等形式来开发她们的价值,而且还通过吟诗、填词、作画等文学手段来寄托和抒发自己的情感,因而,就形成了包括植物学、园艺学、药物学、地理学、文学、艺术、民俗学等多学科、全方位的“花文化”学,这就是“文化全息”现象。中国花文化的内容一、举办各种花事活动并将其盛况记载下来,诸如各朝各地的花市,花展,花节盛况,借以展现繁荣欢乐的社会风貌。如刘禹锡的那首《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蓉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现代各省、市都举办各种类型的花事活动

5、,如荷泽、洛阳的牡丹节,合肥、桂林的桂花节,上海、北京的桃花节,杭州、济南的荷花展,昆明的山茶展,以及许多地区的菊花展等。二、直接表现或描绘各种名花异卉的琼姿仙态之美,以展示大自然的美景,使人获得美的享受。生活的乐趣。例如孔子曰:“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唐代诗人郑谷在他的《海棠》诗中对海棠最美丽动人的那一刻是这样描述的:“艳丽最宜新雨后,妖娆全在欲开时”。晋朝诗人袁崧对菊花的赞美“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白居易的:“花中此物似西施,……”则是对杜鹃的赞美。三、介绍古今名人赏花赞花或育花的种种趣事,以此增加人们的生活知识和乐趣。例如“王安石又因菊花诗与苏

6、东坡发生的争论”、武则天“怒贬牡丹”的传说、宋代诗人林逋“梅妻鹤子”的传说、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等。四、以花为题,借花传情,或阐述人生哲理,以起教育作用,或表示祝愿,希望和祈求,或表达个人的种种心态与冥想。如陆游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都是“借花传情”,尽管他们各自的思想境界和胸怀不同,但都是在表达、阐述人生哲理。唐朝诗人崔护在他的《题都城南庄》中所指的“人面桃花”也是借花喻人。白居易的诗《涧底松》则是以写涧底松来表达自己对这个不公平社会的不满。五、介绍花卉栽培的知识,信息。经验以及科学新方法,新技术等等供人们学习参考。自古以来介绍记载花卉的书有许多,仅牡丹的书

7、籍就有《神农本草经》、《洛阳牡丹记》、《牡丹花谱》、《群芳谱》、《南方草木状》等。另外许多成语及古诗也与花卉栽培有关,如“移花接木”就是指现在的嫁接。“昙花一现”及“月下美人”都是形容昙花的;一个是说她花虽美,但是花期极其短暂;另一句是说她开花的时间在夜间。又如“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这句诗是告诉大家观赏水仙时,只需要水培就行了。“铁树开花”是指苏铁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开一次花,因此常用来形容做某事非常难。六、通过多种形式来表现花文化,如写诗、绘画、歌曲、舞蹈、雕塑、插花等众多艺术形式。如歌唱牡丹的、茉莉的、梅花、桃花的歌曲非常多;还有表现荷花的舞蹈幽雅

8、美丽,活泼多样,令人喜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