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功率平面热源法同时测定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λ和导温系数a

常功率平面热源法同时测定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λ和导温系数a

ID:36777922

大小:610.8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5

常功率平面热源法同时测定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λ和导温系数a_第1页
常功率平面热源法同时测定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λ和导温系数a_第2页
常功率平面热源法同时测定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λ和导温系数a_第3页
常功率平面热源法同时测定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λ和导温系数a_第4页
常功率平面热源法同时测定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λ和导温系数a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功率平面热源法同时测定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λ和导温系数a》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常功率平面热源法同时测定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λ和导温系数a精04张为昭2010010591一、实验装置系统简图!二、计算导热系数和导温系数!!!!!已知:!!x1,"j"ix1=#ierfc()!!0,"i"j2a"j在此处,取!i=!j,则有:!!x1,"ix1=#ierfc()!!!0,"i2a"i如此可求出导温系数a,继而可得导热系数:!2q10!=a#i!"0,#i$其中加热功率:!!2U2!q==283.728W/m!0RF!i=600s时,由实验数据可知:!!=1.1Kx1,600!!!=9.5K0,6

2、00代入计算得:!"72a=1.994!10m/s!!=0.369W/(miK)!!i=720s时,由实验数据可知:!!=1.6Kx1,720!!!=10.4K0,720代入计算得:!"72a=2.080!10m/s!!=0.377W/(miK)!三、函数图线绘制!(1)热源温度t1(℃)和距热源温度x1处温度t2(℃)随时间τ(s)的变化关系曲线:热源温度t1和距热源温度x1处温度t2随时间τ变化曲线(2)导热系数λ(W/(m*K))随时间τ(s)的变化曲线:!导热系数λ(W/(m*K))随时间τ(s)的变化曲

3、线(3)导热系数a(10^(-7)m^2/s)随时间τ(s)的变化曲线:!导热系数a随时间τ的变化曲线!!!!!结果分析:由函数曲线可以看出,导热系数与导温系数在最初测量时其值有较明显的波动,而后趋于缓慢递增的趋势。一般来说,对于实验中的非金属材料,其导热系数/导温系数与温度应成一线性增加的关系,由于温度随时间递增,故导热系数、导温系数也应随时间递增。在最初测量时,可能由于在实验初期,x1处过余温度较小,受到环境、测量方式及测量精度等方面影响产生的相对测量误差较大,从而使计算结果产生了较大波动,当时间足够长以后,

4、过于温度较大,相对误差减小,即可以看到两条基本满足理论趋势的关系曲线。!四、探究问题。!!!!!本次实验的实验条件是:!x1=0.02m!2U2q==283.728W/m!0RF!!=120k(s),k=0~9τ=0时x1处温度:!t=21.1℃!20!k(1)固定λ(λ=0.380W/(m*K)),取a=10,k=0~9,做出不同情况下的t2~τ曲线如下:!a对t2~τ曲线的影响趋势图结果分析:由上图可以看出,a越大,t2~τ曲线上升的速度越快(a较小时曲线重叠较多未全做标记)。!72"k(2)固定a(a=2.

5、000*10m/s),取!=10,k=-5~4,做出不同情况下t2~τ曲线如下:!λ对t2~τ曲线的影响趋势图结果分析:由上图可以看出λ越大,t2~τ曲线上升速度越慢(λ较大时曲线重叠较多,未全做标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