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核基因转录调控》PPT课件

《真核基因转录调控》PPT课件

ID:36825928

大小:354.60 KB

页数:71页

时间:2019-05-10

《真核基因转录调控》PPT课件_第1页
《真核基因转录调控》PPT课件_第2页
《真核基因转录调控》PPT课件_第3页
《真核基因转录调控》PPT课件_第4页
《真核基因转录调控》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真核基因转录调控》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及其调控第一节真核生物表达调控特点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调控系统远比原核生物复杂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由于基本生活方式不同所决定基因表达调控上的巨大差别。原核生物的调控系统就是要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为细胞创造高速生长的条件,或使细胞在受到损伤时,尽快得到修复,所以,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开关经常是通过控制转录的起始来调节的。真核生物(除酵母、藻类和原生动物等单细胞类之外)主要由多细胞组成,每个真核细胞所携带的基因数量及总基因组中蕴藏的遗传信息量都大大高于原核生物。人类细胞单倍体基因组就包含有3×109bp总D

2、NA,约为大肠杆菌总DNA的1000倍,是噬菌体总DNA的10万倍左右!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最显著特征是能在特定时间和特定的细胞中激活特定的基因,从而实现"预定"的、有序的、不可逆转的分化、发育过程,并使生物的组织和器官在一定的环境条件范围内保持正常功能。真核生物基因调控,根据其性质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瞬时调控或称可逆性调控,它相当于原核细胞对环境条件变化所做出的反应,包括某种底物或激素水平升降及细胞周期不同阶段中酶活性和浓度的调节。第二类是发育调控或称不可逆调控,是真核基因调控的精髓部分,它决定了真核细胞生长、分化、

3、发育的全部进程。原核生物真核生物操纵元调控。多样化调控,更为复杂。基因组小,大肠杆菌:总长4.6×106bp,编码4288个基因,每个基因约1100bp。基因组大,人类基因组全长3×109bp,编码10万个基因,其余为重复序列。基因分布在同一染色体上,操纵元控制。DNA与组蛋白结合成染色质,染色质的变化调控基因表达;基因分布在不同的染色体上,存在不同染色体间基因的调控问题。适应外界环境,操纵元调控表达。基因差别表达是细胞分化和功能的核心。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大部分为转录水平调控。转录和翻译在时间和空间上均不同,从DNA

4、到蛋白质的各层次上都有调控,但多数为转录水平调控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调控差异一、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与原核生物比较它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一)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环节更多基因表达是基因经过转录、翻译、产生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的整个过程。同原核生物一样,转录依然是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主要环节。但真核基因转录发生在细胞核(线粒体基因的转录在线粒体内),翻译则多在胞浆,两个过程是分开的,因此其调控增加了更多的环节和复杂性,转录后的调控占有了更多的分量。(二)真核基因的转录与染色质的结构变化相关。真核基因组DNA绝大部分都在

5、细胞核内与组蛋白等结合成染色质,染色质的结构、染色质中DNA和组蛋白的结构状态都影响转录,至少有以下现象:1.染色质结构影响基因转录染色体结构复杂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等大分子组成;DNA顺序重复;基因不连续性,真核生物基因的不连续性和转录后加工是真核基因有别于原核基因的又一重要特征。2、存在许多基因家族(genefamily)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基因组成单一的基因簇或称基因家族。同一家族中的成员有时紧密地排列在一起,成为一个基因簇;更多的时候,它们却分散在同一染色体的不同部位,甚至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具

6、有各自不同的表达调控模式。3、组蛋白的作用:组蛋白与DNA结合阻止DNA上基因的转录,去除组蛋白基因又能够转录。组蛋白是碱性蛋白质,带正电荷,可与DNA链上带负电荷的磷酸基相结合,从而遮蔽了DNA分子,妨碍了转录,可能扮演了非特异性阻遏蛋白的作用;染色质中的非组蛋白成分具有组织细胞特异性,可能消除组蛋白的阻遏,起到特异性的去阻遏促转录作用。4.转录活跃的区域也常缺乏核小体的结构。这些都表明核小体结构影响基因转录。5.转录活跃区域对核酸酶作用敏感度增加。活跃进行转录的染色质区域受DNaseⅠ消化常出现100-200bp

7、的DNA片段,且长短不均一,说明其DNA受组蛋白掩盖的结构有变化,出现了对DNaseⅠ高敏感点(hypersensitivesite)。这种高敏感点常出现在转录基因的5′侧区、3′末端或在基因上,多在调控蛋白结合位点的附近,分析该区域核小体的结构发生变化,可能有利于调控蛋白结合而促进转录。6.DNA碱基修饰变化:真核DNA中的胞嘧啶约有5%被甲基化为5-甲基胞嘧啶(5methylcytidine,m5C),而活跃转录的DNA段落中胞嘧啶甲基化程度常较低。这种甲基化最常发生在某些基因5′侧区的CG序列中实验表明这段序

8、列甲基化可使其后的基因不能转录,甲基化可能阻碍转录因子与DNA特定部位的结合从而影响转录。如果用基因打靶的方法除去主要的DNA甲基化酶,小鼠的胚胎就不能正常发育而死亡,可见DNA的甲基化对基因表达调控是重要的。由此可见,染色质中的基因转录前先要有一个被激活的过程,但目前对激活机制还缺乏认识。(三)真核基因表达以正性调控为主:真核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