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设计 (自动保存的)

教学过程设计 (自动保存的)

ID:36826679

大小:26.6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6

教学过程设计 (自动保存的)_第1页
教学过程设计 (自动保存的)_第2页
教学过程设计 (自动保存的)_第3页
教学过程设计 (自动保存的)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学过程设计 (自动保存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起义》教学设计玉溪四中葛建琼一设计理念:当前新课程理念,以全体学生发展为本,从以教为本到学生主体参与,围绕学生来设计教学,营造一个教与学的人文环境,给学生一个主动学习的舞台。二、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本课是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学习主题《统一国家的建立》中第10课《秦末农民起义》。它是中国古代史的必修重点内容之一。秦朝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将中国推向一个历史新阶段。本课生动再现“秦的暴政”、“大泽乡起义”“秦朝灭亡”的内容,介于秦统一和汉统一之

2、间,为后面汉武帝文治武功做了很好的铺垫,它有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2、重点、难点:重点:大泽乡起义、秦朝灭亡难点:秦朝暴政与农民起义的关系三、学情分析:初一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已具备一定历史学习能力,比较浓厚的历史学习兴趣,思维活跃,自我表现欲强。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情境,采用丰富的材料,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课堂教学;进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历史学习技能。初一学生对历史知识还没有系统掌握,历史线索也不清晰,需要教师对难点问题层层解析,对重点知识进行强化,帮助他们理清线索。四、

3、教学目标:1、识记与理解:记住大泽乡起义的时间和领导人。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和秦朝二世而亡的原因。认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和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作用。2、能力与方法:培养用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的关系,学习分析因果关系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痛恨秦的暴政,同情秦代农民的苦难,培养爱憎分明的情感。肯定和赞扬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以及农民起义推翻秦朝残暴统治的历史功绩,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五、教法学法:教法:讲授法、讨论

4、法、阅读指导法、情境体验法、启发教学法学法:自主学习法、探究法、展示交流法4六、教学时间:1课时;七、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八、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引入新课展示象棋图片以棋盘上的楚河汉界,引出项羽、刘邦的楚汉之争,再引出秦朝的灭亡,导入新课观看图片通过大家熟悉的事物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新课学习一、秦的暴政1.“焚书坑儒:(1)展示秦朝“焚书”和“坑儒”两幅历史想象图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场景中得出结论。(2)展示李斯对秦始皇所提建议的史料,要求学生阅读材料,想一

5、想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展示秦朝焚书材料,让学生从材料中明确当时烧了哪些书。(3)组织学生讨论:焚书坑儒带来了什么样的危害?(1)根据图片的场景,得出“焚书坑儒”的结论(2)在教师引导下,得出“禁止人民对朝廷的非议,从思想文化领域加强秦朝的专制统治”的答案。从材料中直接了解秦朝所焚书籍。(3)通过合作探究,在教师引导下得出结论:“摧残了文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教育发展”。(1)训练学生的读识图片的能力。(2)通过问题的设置和对所提供材料的分析,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材料能力,同时加强对各类资料

6、的使用能力,掌握从史实中得出结论的方法,提高学生史论结合的能力(3)让学生自己思考合作探究得出结论,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新课学习2.赋税、徭役、兵役繁重展示材料: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老二守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引导学生分析总结材料所反映的秦朝人民的负担有哪些。通过对材料的阅读理解,得出结论:徭役、兵役繁重,赋税沉重。让学生从诗歌中体会历史,培养分析、总结、归纳能力。了解、感受秦朝农民负担的沉重。43.刑罚严酷

7、展示秦朝因法律严酷而出现的场景,引导学生分析出现这种场景的原因。4.采用问答式,简单讲述秦二世的昏庸残暴二、大泽乡起义1.过渡:秦朝农民能否生存?假如你生活在当时,你会怎么做?2.展示材料:“失期,法当斩”“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引出陈胜、吴广因戍边误期而爆发起义的史实3.展示:《大泽乡起义图》引导学生学习归纳大泽乡起义的基础知识(时间、地点、所建政权、失败、意义)过渡:大泽乡起义失败了,秦末农民起义是否就结束了?三、秦朝的灭亡展示:项羽、刘邦像,巨鹿之战想象图,引导学生学习相

8、关史实。3.通过对材料的阅读和理解,得出结论:刑罚严酷。4.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跟着课堂走。1.自由发挥,说出理由和你会怎么做。2.与教师互动学习3.学生看材料,从路线图中,学习归纳出起义的具体内容与教师在互问互答中掌握项羽、刘邦与秦军进行战斗的具体史实。项羽——巨鹿之战,消灭秦军主力;刘邦——进军咸阳,推翻秦朝。3.培养学生从材料中得出结论的能力。4.养成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1.培养运用历史思维的能力。2.在师生互动中通过讲解,教会学生阅读史料的方法,培养阅读史料的能力。3.观看图片和地图,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