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德为先

教书育人德为先

ID:36826748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6

教书育人德为先_第1页
教书育人德为先_第2页
教书育人德为先_第3页
教书育人德为先_第4页
教书育人德为先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书育人德为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书育人德为先保安镇中心小学孟华2012年6月教书育人德为先教师劳动的示范性以及由此所决定的教师劳动的严肃性,必然会对教师的素质特别是品德和人格提出极高的要求,因为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灵魂。在这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培养高素质的新一代,成为历史交给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大使命,只有品德高尚的教师才能担负起培养高素质一代新人的重任,才能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言传身教,对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经师

2、,育人就是人师。其实教书也是为了育人,在教书育人中,育人是更根本的。所以教师应当既做经师,又做人师。人师就是人生的导师,就要为人师表。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有知识和学问,更要有堪为人师的人格和品德,在思想、品德和作风上成为学生的表率。首先教师应该是个自觉的爱国者。教师这一职业不同于一般的谋生手段,它是对国家和民族负有特殊使命的特殊职业,这就要求教师是一个自觉的爱国者,不仅对祖国有着真挚的感情,而且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民族的责任,意识到自己代表国家和民族教育下一代的公民。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至高无上的,是社

3、会的代表,民族文化的代表,正确的价值观代表。陶行知先生说:“全民族的命运都操纵在小学教员手里,德国战胜法西斯,归功于小学教师”这一点也不夸张。其次,教师应该是个诚信的爱教者。教师的高尚品德应体现在教师的职业道德上。热爱教育事业,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许多优秀教师的经验证明,他们之所以能在教育工作中做出卓越的成绩,首先是因为他们热爱教育事业,愿意为下一代的成长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相反,如果一个教师没有乐业敬业的精神,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工作的能力,失去了起码的责任心,甚至会把自己的劳动视为一种痛苦,当然

4、他也就不可能去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再次,教师应该是一个无私的爱生者。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是一般的服务与被服务的的关系,他近乎于一种伦理关系,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老师对学生的爱也应是无私的,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绝不是一个好教师。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教师只有以自己的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才能搭起师生之间感情的桥梁,使学生乐意接近教师

5、,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教师如果对学生满怀信任和期望,就会严格要求学生,热爱帮助学生,采取适当的方式对待学生,学生也会对教师的信任和期望作出积极的反应。教师的爱应该表现在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和身体的全面关心上,处处想学生之所想,帮学生之所难,做他们的贴心人。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工程师”,学生身上结晶着老师的创造性能力劳动,但教师不能把学生当做私有财产,学生是属于社会的,是属于他自己的,所以教师职业道德中最重要的职业信条是,永远不要把学生当做手段,而要把学生当做目的。教师的职业道德除了一般职业道德都要求的敬业精

6、神、认真负责的态度外,更应该重视与素质教育相应的教师职业道德。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永远不应从学生身上捞取什么特殊的好处,这体现着教师的高尚品德,也体现着闪光的人格。教师是辛勤的园丁,不是木匠,不要把学生当做自己可以随意加工的材料,而要看作是有独立个性、人格的人。最终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不仅是一种先进的教育观,而且也是现代教师师德的一部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系统、动态的工程,要将学生培养成一个成功的现代人,教师要有高尚的人格,有精神追求,有较高的修养和高尚的情趣,从外表到内心世界都应给

7、学生展示人生导师的魅力和风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