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ID:36826994

大小:1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6

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_第1页
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_第2页
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世界终身学习大会指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生存概念”。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全民性、终生性的学习型社会,全面提高人民的综合素质。”本人在这里的终身学习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需要。一、终身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美国教育工程协会曾估计:美国大学毕业的科技人员所具有科学知识,12.5%是大学阶段获得的,87.5%是在工作中岗位上不断学习积累获得的,一个1976年毕业的学生,如果毕业后5年之内,不再补充学习新知识,到1981年,原有的知识将陈旧失效50%,到1986年,10年内没有补充新知识,原有的知识将100%陈

2、旧失效(指技术知识),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了解新事物,研究新问题,才能跟上时代,适应日益发展的需要。二、终身学习是个人生存的需要国际管理协会有关研究人员曾提出一个公式。即L<C=D,L代表Learning即学习,C代表Change即变化,D代表Die即死亡,意思是说,你学习的知识赶不上时代的变化就意味着死亡。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要建立学习型社会。这也是顺应时代的要求。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社会的进步,各种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使学习成为生存的必要条件。国际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的测算结果表明:人类的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而20世纪初是每10年增加一倍,20世纪7

3、0年代是每5年增加一倍,80年代则为每3年增加一倍,90年代,计算机、因特网的出现使得知识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据测算。因特网上的数字化信息每12个月就会翻一番,知识增长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如果我们没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两耳不闻窗外事”,“闭门造车”,又怎么能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立足,也难怪世界首届终生学习大会指出“终生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认为终生学习是人类能不能在21世纪生存下去的关键所在。三、终身学习是教育教学的需要有的教师会想:我教书,只要把课本知识正确地教给学生,让学生听懂,考试时会做,分数高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要学习研究更多地知识;有的教师会想,我掌握的知识比学生多一

4、些,我有一桶水,倒给学生一杯水,绰绰有余,也没有必要去再学习。现代教育观念认为:你有一桶水,不学习,那就是一桶死水,倒给学生也是一杯死水,是陈旧的知识,且终有一天会倒空的。我们应该终生学习。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当然,我们有的教师也会想,只要我按时出勤,不犯错误,教书懒一点,学生成绩差点,只不过是少领点钱,也不至于让我去“死”吧!但是,老师们要想一想,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现代社会,作为年青人,你会甘心失败,甘心淘汰吗?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教育教学目标必须通过课程来实现。21世纪的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是综合化。它涉及到学习方式的改革,注重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

5、,由单一传授者向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发展。同时也要改变评价方式,由注重选拔、甄别向诊断、注重学生的发展过渡。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不加强学习,又怎么能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呢?以多媒体计算机、因特网、虚拟现实技术等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社会。随便点击一下关键词“中学化学”、“中学数学”等等,都会弹出一百甚至几百个相关网站,因特网上的海量信息,因特网的交互性,在给我们教育教学提供便利的同时,也要求我们教师要能够在浩如烟海、不断增长的网络信息中,得心应手在找到自己需要的学习、教学材料。终身学习的方法方式多样,一是教学积累,即在教育教学中认真学习掌握,并悉心整理提高,长此

6、以往,这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著名的特级教师魏书生近几出版的专著中,许多生动的材料都来自他的教学日记,就是很好的例证。二是自学提高,即广泛涉及本学科的、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以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努力坚持一定会有收获。三是信息技术,即通过搜寻网络资源,增长课本上学不到的一些前沿的综合知识和跨学科知识。四是互学共进,互相学习、帮助,共同提高。这样既增进了友情,又学到了知识。我想强调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要有团队精神,要有协作精神。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不可能由一个人来完成,必须由全体教职工共同来完成,这要求我们要有团队观念,这不再是一两个教师所能解决的,它是个人的集合,是对教学出成

7、果负有集体责任的教研组、年级组,其责任是完成整个教学任务,而不是一个班或一门学科的教学任务。我们提出的捆绑式提高,即班级捆绑,年级捆绑,实际上就是提高团队精神、协作精神。有些教师自己工作不能不说尽心尽力,但是不愿与同事之间交流,“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有些教师会想,我与其他人交流了,告诉别人一些好东西,到时别人教职工的学生成绩比好些,吃亏的还是自己。其实,学习实行平均分奖,绝对不是目的,更恰恰是一种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