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理论》PPT课件

《经济理论》PPT课件

ID:36840405

大小:246.60 KB

页数:51页

时间:2019-05-10

《经济理论》PPT课件_第1页
《经济理论》PPT课件_第2页
《经济理论》PPT课件_第3页
《经济理论》PPT课件_第4页
《经济理论》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理论》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消费经济理论主讲:臧旭恒老师第一章居民资产基本状况的统计与分析改革开放2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居民拥有的各种资产也在迅速膨胀,并从多方面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为了准确地把握居民拥有的资产状况,本部分试图对1978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资产状况进行比较全面地估计与描述。1.1有关概念及其统计与计算方法的解释估计与分析居民资产的前提是要对居民资产的概念作出清楚的界定。那么,什么是居民资产呢?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存在较大的分歧。例如,有人认为个体经济投资形成的资产应包含在居民资产范围内,有人认为人力资产(主要是指居民的医疗保

2、健和文化教育等)应包括在全部资产的范围内,当然也有许多人持不同意见。虽然不同学者对居民资产有不同的界定,而且分析得出的结果也有一定的差异,但每种界定方式都有其特定的道理,这种差异更多地反映了人们研究角度和侧重点的不同,因而,我们在此不想简单地评论各种界定方式的好与坏、对与错,只是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的同时,也要关注其他不同的看法。本书对居民资产的基本观点是:居民资产从总体上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实物资产,另一部分是金融资产。由于长期以来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致使我国城乡居民在实物资产与金融资产的具体体现上也有较大的差异。城镇居民的金融资产主要包括手持现金、储蓄存款、有价证券(主要是股票、债券等)

3、和储蓄性保险,实物资产主要包括家用电器、家俱等耐用消费品和住宅。农村居民的金融资产主要包括储蓄存款与手持现金,实物资产主要包括生产性固定资产、住宅和非住宅房屋。为便于理解,我们用图1.1.1表示如下:我们之所以对居民资产作出上述界定,主要是考虑到如下一些因素:1、由于资本市场在农村的发育程度相当低,农民基本上不购置有价证券,所以本书中我们把有价证券和储蓄性保险仅作为城镇居民的金融资产进行统计,农民的金融资产中对此两项不作统计;2、虽然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城镇居民的实物资产主要体现在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上,但随着住房商品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居民的住宅资产不仅增长速度较快,而且目前在整个实物资产

4、中已占了较大的比重,因而我们把耐用消费品与住宅共同纳入城镇居民的实物资产;3、由于农村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因而大部分农村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生产性固定资产成为农民实物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建国以来,我国一直把农村住房作为农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农民建房的积极性较高,因而农民实物资产的绝大部分体现在住宅与非住宅房屋上;4、近几年特别是进入1990年代以来,农村居民拥有的家电等耐用消费品虽然也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是,一方面,从存量看,其占农民全部实物资产的比例仍旧较低,另一方面,目前我们没有找到有关农民拥有的耐用消费品的系统资料,因而在农民的实物资产中我们对此没作统计;5、个体经济投资

5、形成的资产只是反映了社会上极少数人拥有的资产状况,不具有普遍性,为了较准确地反映一般城乡居民拥有的资产,本书中我们将其排除在统计之外;6、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讲,人力资产应该成为居民全部资产的组成部分,但由于其量化处理的难度较大,而且争议颇多,因而本书也未将其纳入研究的范围。1.2居民资产的统计与估计根据以上对城乡居民资产的界定,我们对我国城乡居民拥有的人均资产状况进行了系统的统计与估计,具体数据见表1.1.1、表1.1.2和表1.1.3。对表1.1.1数据来源的详细说明:(1)表1.1.1中手持现金、耐用消费品、住宅三项1978——1991年的数据参见臧旭恒著《中国消费函数分析》(上海三联书店

6、、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1992——1998年的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收支调查资料》、《中国物价和城镇居民家庭收支调查资料》1992——1999年相应各卷计算求得。其中,当年耐用消费品存量是以上一年存量折旧10%加上当年增量后求得;当年住宅存量是以上年住宅存量按2.5%的折旧率折旧后加上当年增量求得。由于缺乏1992、1994年两个年度的手持现金资料,本文用1991与1993年的简单平均数作为1992年的相应数值,用1993与1995年的简单平均数作为1994年的相应数值,1998年的手持现金是以1997年的数据为基数,加上1996与1997

7、两年的差额得出的。(2)储蓄存款是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6-1999年的相应数据计算得出。其中,1997年与1998年的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城乡总量资料按1996年的城乡储蓄比例计算求得。(3)有价证券与储蓄性保险1981——1994年数据参见连建辉《城镇居民资产选择与国民经济成长》(《当代经济研究》1998年第2期)一文。1995——1997年的数据是根据《中国物价与城镇居民家庭收支调查资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