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应用分析》PPT课件

《行为应用分析》PPT课件

ID:36848782

大小:3.80 MB

页数:45页

时间:2019-05-10

《行为应用分析》PPT课件_第1页
《行为应用分析》PPT课件_第2页
《行为应用分析》PPT课件_第3页
《行为应用分析》PPT课件_第4页
《行为应用分析》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行为应用分析》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应用行为分析周伟池州市阳光康复中心应用行为是行为科学与那里的实践和运用,它以系统化的干预来改变特定的行为。改变行为包含三个因素:前因(s刺激):环境、时间、人个体(o):生理状况、能力、情绪反应、心理需求行为后果(r反应):强化、惩罚什么是应用行为?第一讲儿童行为的观察与记录1、环境数据:时间、地点、观察场所、记录方法等2、行为发生的次数3、行为持续的时间4、反应时间或者间隔时间5、行为发生的强度6、行为发生的情境7、其他额外发生的行为1.1观察内容1.2记录的种类数量的记录:简单的记录目标行为发生的次数。例:被观察者:东东观察者:老师目标行为:没有举

2、手就大声说话日期起止时间数量的记录行为发生的总数14.5.111:00——12:00正、正1014.5.211:00——12:00正5频率的记录:是指对单位时间内目标行为发生次数进行记录。对行为持续时间的记录:是指对行为从发生到结束的时间进行记录,用于测量行为发生的时间长短。分两种记录方式:平均持续时间、总的持续时间。刺激信号引发行为所需时间的记录:是指对行为刺激信号发出到该行为发生之间的时间进行记录。同一行为发生多次的时间间隔的记录比率记录第二讲行为处理确定行为记录数据功能分析矫治方案的制定(ABA/替代行为)实施与修订问题行为处理的步骤行为如何界定

3、?正性行为:积极的、表现出亲社会行为或是被社会期许的行为。问题行为:会给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对环境和个人生活环境产生破坏的行为。异常行为:不符合社会价值取向或期许的行为,不为他人所理解的行为。确定问题行为攻击性行为自伤类行为破坏行为逃避行为自我刺激行为有哪些问题行为?异常行为不是问题行为,异常行为是与社会上大多数行为不一样,该行为不会影响个人的生活。问题行为和异常行为的区别怎么对待类型不同的行为?正性行为问题行为异常行为鼓励消除、减少尊重、维持引起别人注意获得具体的事物获得感官刺激逃避或避免不喜欢的事物避免与别人接触功能性行为评估功能性行为评估获取的信

4、息结构图前因事件※特定的人、事、物或者情境※物理和社会因素个体生理状况能力情绪反应心理需求后果事件强化惩罚多元行为的干预模式:家庭干预方案的设计目标行为问题行为功能控制前因改善儿童的个人能力(社交、运动、绘画等)安排有效的行为后果☆前因调控策略:是一种通过行为评估所得的信息,来操纵容易引起行为问题的前提因素,以预防问题行为的发生,或用于诱发适当行为发生的行为干预策略。常用具体方法:改变物理环境、调整生物因素、改变相关人员的态度和行为、建立生活规范、提供选择的机会、合作行为训练等。干预策略☆发展替代性的新行为:选择并建立新的行为,尽量选择与问题行为具有相

5、同功能的,且是儿童有能力发展,得到社会认可及更容易使用的行为。发展新行为的方法:塑造、提示、渐隐和链接☆后果处理策略:在问题行为出现以后,安排立即的后果,使问题行为无效,而使恰当的代替行为有效,并达到与问题行为相同功能。主要方式:强化技巧、消退、惩罚☆危机处理:在儿童出现情绪波动大,出现没有预料的突发行为,损害环境,攻击他人,以及严重干扰教学活动的行为。常用处理的方法:保持冷静、消除引发问题行为前因、缓和儿童情绪、转移注意力、权威人士遏制、必要时身体制服等。☆其他相关技能的发展策略☆行为类化策略第三讲部分策略讲解(一)环境调控的各种方法(二)适当的体力

6、运动(三)给特殊需要的学生以选择的机会(四)合作行为训练一、前因控制的主要策略在特殊儿童中,缺乏运动与问题行为之间往往有着相关的联系。许多儿童常有的问题行为有其满足感官刺激、提高心理或者生理兴奋程度的功能,而具有一定激烈程度的体力运动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可以成为替代行为。注意点:对儿童的行为做功能分析、根据孩子的体质、如果儿童有一定的作息表和固定的活动,则可以把适当体力运动作为预防性飞、干预方法,放在安排活动之前进行。(二)适当的体力运动●训练孩子掌握各种功能技能,对预防特殊需求还得问题行为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日常观察中,大人教育特殊儿童学习技能或

7、者知识,而特殊儿童却用各种行为问题,如自伤打人或者发脾气来对抗,不与大人合作。在调查显示,儿童的攻击行为中,有38%是由于儿童想以此来逃避大人或者教师对他们的要求;有26%是因为想得到他人的关注或者实物而发生的,另外26%是因为各种生理性原因而导致的,还有10%原因不明。所以不愿配合或者合作是造成攻击行为的最大原因。(三)合作行为训练1、只要求孩子做最简单的同时也是最可能配合的动作,例如手中拿着飞机,对孩子说:把飞机拿去。以后再逐渐提出一些其他要求。2、家长要把孩子的合作和让所得到的奖励之间的因果关系,表达的非常明了。3、家长可以给孩子以选择的条件。在

8、选择的情况下,孩子会感到自己的活动有一定的控制,从而更有可能配合。4、家长在一定时间内不要提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