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俄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ID:36849206

大小:523.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5-10

俄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_第1页
俄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_第2页
俄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_第3页
俄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_第4页
俄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俄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八讲俄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一节俄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与发展俄国是最早传播与介绍经典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国家与地区之一。苏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构成了整个马克思主义史上的重要发展阶段与形态,甚至长期处于领先位置或成为核心地区。俄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我理解不仅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且带着强烈的时代内涵与阶级特色。俄国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背景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资本主义在欧洲出现了一段和平发展的时期,直到20世纪初的三十年内,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与此同时,自由资本主义也逐渐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即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帝国主义阶段。在这个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欧美各国得到了广泛

2、的传播,各地纷纷建立了社会主义政党,并最终导致第二国际的建立。虽然在恩格斯逝世之后,在第二国际内部出现了修正主义思潮,但它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团结、组织无产阶级革命力量方面也发挥了一的作用。俄国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背景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和俄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就是在这种国际条件下发生的。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导致了20世纪初期俄国的三次革命,即1905年革命、二月革命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这三次革命决不仅仅是俄国的事件,而是20世界革命的开端;作为俄国革命指导思想的列宁主义也决不仅仅是俄国的革命理论,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阶段。马克思主义在俄

3、国的传播十九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可以分为二个时期:40—70年代是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开始传播的时期;从80年代开始是广泛传播的时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70年代中期以后,俄国工人阶级逐渐觉醒,开始进行有组织的罢工斗争。无产阶级革命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时期随之到来。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是同普列汉诺夫及其组织的“劳动解放社”的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发展从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传入俄国至20世纪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解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苏俄走过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征程。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世纪末俄国社会民

4、主工党成立后到1905年俄国革命是时期,是俄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的早期阶段。第二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爆之后,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唯物辩证法大发展时期。第三阶段:以十月革命胜利和俄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开端,苏俄马克思主义哲学进入了高度系统化和意识形态发展阶段。第四阶段:从1945年苏联卫国战争胜利到1991年苏联解体,属于苏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新的发展与严重挫折时期。第二节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发展普列汉诺夫生平简介:格奥尔吉·瓦连京诺维奇·普列汉诺夫(1856—1918)是第二国际著名的理论家和活动家。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团体(劳动解放

5、社)的创建者。出身于俄国唐伯夫省一个地主家庭。19世纪70年代参加民粹主义运动。曾俩次被捕。1880年被迫侨居瑞士,逐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脱离民粹主义。普列汉诺夫1882年翻译俄文版《共产主义宣言》,1883年创立解放社(与查苏里奇),1889年出席巴黎第二国际代表大会并发表关于俄国工人运动的演说,同年赴伦敦会见恩格斯。1900——1903年同列宁一起主编《火星报》和《曙光》杂志。1905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反对列宁路线。后成为俄国孟什维克的领导人。1883——1903年,普列汉诺夫写下了大量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代表著作。如《社会主义与政治斗争》,《我们的意见分歧》,《

6、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等,这些著作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反对伯恩斯坦修正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俄国传播做出了贡献。第二节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发展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普列汉诺夫在批判伯恩斯坦修正主义理论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了深刻地论述。1、对修正主义哲学理论的深刻批判面对伯恩斯坦的修正主义把唯物主义混同于唯心主义,认为辩证法是“陷阱”,应该“回到康德去”的错误观点,普列汉诺夫写下了《唯物主义还是康德主义》、《伯恩斯坦与唯物主义》等文章,在对康德哲学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揭露了伯恩斯坦对“哲学的无知”。揭示了

7、伯恩斯坦的修正主义哲学理论实质就在于用康德主义代替唯物主义,调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俩个根本对立的派别,抹煞他们的界限。2、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论述⑴、普列汉诺夫在论证马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时,始终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起来,以物质和精神“谁解释谁”来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使划分的标准含有认识论的意义,这是他对马义哲学的深刻理解和充分发挥。⑵、普列汉诺夫还为“物质”下了一个定义,即“我们所说的物质的对象(物体)就是那些不依赖于我们的意志而存在的对象,这些对象在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是唤起我们一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