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14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14

ID:36855304

大小:283.0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6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14_第1页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14_第2页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14_第3页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14_第4页
资源描述: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1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执业药师考试辅导《中药鉴定学》第十四章其他类中药第一节其他类中药的鉴定其他类中药主要包括:①植物的某一或某些部分直接或间接的加工品,如儿茶、芦荟、青黛等;②蕨类植物的成熟孢子,如海金沙等;③某些植物体上的虫瘿,如五倍子、没食子等。第二节其他类常用中药海金沙【来源】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干燥成熟孢子。【化学成分】孢子含脂肪油、海金沙素等。【真实性鉴定】1.性状鉴别药材:呈粉末状。为黄棕色或淡棕色的细小颗粒。体轻,捻之有光滑感,置手中易由指缝滑落。气微,味淡。撒在水中则浮于水面,加热始逐渐下沉。置火中易燃烧,发生爆鸣声且有闪光。2.理化鉴别火试:取药材少量,撒于

2、火上,即发出轻微爆鸣及明亮的火焰。【质量评价】经验鉴别以质轻、色黄棕、有光滑感、无杂质者为佳。*青黛【来源】为爵床科植物马蓝、蓼科植物蓼蓝或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团块或颗粒。【采收加工】夏、秋两季,当植物的叶生长茂盛时,割取茎叶,置大缸或木桶中,加入清水,浸泡2~3昼夜至叶腐烂,茎脱皮时,捞去茎枝叶渣,每50kg茎叶加石灰4~5kg,充分搅拌,待浸液由乌绿色转变为紫红色时,捞取液面蓝色泡沫状物,晒干。【化学成分】含靛蓝、靛玉红、色氨酮靛棕、靛黄等。靛玉红治疗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有一定疗效。色氨酮是抗皮肤真菌的有效成分。【真实性鉴定】第

3、1页执业药师考试辅导《中药鉴定学》1.性状鉴别药材:为深蓝色的粉末,体轻,易飞扬;或呈不规则多孔性的团块、颗粒,用手搓捻即成细末。微有草腥气,味淡。2.理化鉴别火试:取药材少量,用微火灼烧,有紫红色烟雾发生。化学定性鉴别:取药材少量,滴加硝酸,产生气泡并显棕红色或黄棕色。【质量评价】1.经验鉴别以蓝色均匀、体轻能浮于水面、火烧时产生紫红色烟雾时间长者为佳。2.纯度检查检查水溶性色素:取药材0.5g,加水10ml,振摇后放置片刻,水层不得显深蓝色。3.含量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材按干燥品计算,含靛蓝不得少于2.0%,含靛玉红不得少于0.13%。【附注】掺

4、伪品有直接蓝染色青黛和直接铜盐蓝染色青黛。其性状为蓝色或灰蓝色粉末,体较重,手捻平滑或有粗糙感,微有草腥气,味淡。取粉末少量撒于水中,略加搅拌,即有部分颗粒物下沉,水被染成蓝色,pH为8~9.(检查直接蓝)。取粉末少量于试管内,加浓硫酸5ml,即产生气泡,溶液显污绿色(检查直接铜盐蓝)。儿茶【来源】为豆科植物儿茶的去皮枝、干的干燥煎膏,习称“儿茶膏”。【化学成分】含儿茶素、表儿茶素、儿茶鞣质、槲皮素、树胶、低聚糖等。【真实性鉴定】1.性状鉴别药材呈块状或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平滑而稍具光泽。质硬,易碎,断面不整齐,具光泽,有细孔,遇潮有黏

5、性。气微,味涩、苦,略回甜。2.理化鉴别化学定性鉴别:取木质火柴杆浸于药材水浸液中,使轻微着色,待干燥后,再浸入盐酸中立即取出,置火焰附近烘烤,杆上即显深红色。【质量评价】1.经验鉴别以色黑褐、不糊不碎、尝之收涩性强者为佳。第2页执业药师考试辅导《中药鉴定学》2.含量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材含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总量不得少于21.0%。冰片(合成龙脑)[附:天然冰片(右旋龙脑)、艾片(左旋龙脑)]【化学成分】主为消旋龙脑。尚含异龙脑,是与天然冰片的主要区别。【真实性鉴定】1.性状鉴别药材:为无色透明或白色半透明的片状松脆结晶。气清香,味辛、凉。具挥发性,

6、点燃发生浓烟,并有带光的火焰。在乙醇、三氯甲烷或乙醚中易溶,在水中几乎不溶。【质量评价】经验鉴别以片大而薄、色洁白、质松脆、清香气浓者为佳。【附】1.天然冰片(右旋龙脑)来源:为樟科植物樟的新鲜枝、叶经提取加工制成。药材性状:药材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或片状结晶。气清香,味辛、凉。具挥发性,点燃时有浓烟,火焰呈黄色。在乙醇、三氯甲烷或乙醚中易溶,在水中几乎不溶。比旋度+34°~+38°含量测定: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药材含右旋龙脑不得少于96.0%。2.艾片(左旋龙脑)来源:为菊科植物艾纳香的新鲜叶经提取加工制成的结晶。药材性状:为白色半透明片状、块状或颗粒状结晶,质

7、稍硬而脆,手捻不易碎。具清香气,味辛、凉,具挥发性,点燃时有黑烟,火焰呈黄色,无残迹遗留。在乙醇、三氯甲烷或乙醚中易溶,在水中几乎不溶。比旋度-36.5°~-38.5°。含量测定:用气栳色谱法测定,药材含龙脑不得少于85.0%。五倍子【来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青麸杨或红麸杨叶上的虫瘿,主要由五倍子蚜寄生而形成。按外形不同,分为“肚倍”和“角倍”。五倍子的产生,必须兼有寄主盐肤木类植物、五倍子蚜虫和过冬寄主提灯藓类植物等三要素,而且此种苔藓类植物须终年湿润,以利蚜虫过冬。【产地】主产于四川、贵州、云南等省。【采收加工】秋季五倍子由青转成黄褐色,成熟暴裂前采摘

8、,置沸水中略煮或蒸至外表面变成灰色半透明时,以杀死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