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层析》PPT课件

《吸附层析》PPT课件

ID:36867998

大小:258.91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5-10

《吸附层析》PPT课件_第1页
《吸附层析》PPT课件_第2页
《吸附层析》PPT课件_第3页
《吸附层析》PPT课件_第4页
《吸附层析》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吸附层析》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吸附色谱原理:指用吸附剂作固定相,利用被分析组分对吸附剂表面吸附能力的差异和在流动相中溶解度的差异来进行分离分析的方法。关键要素:吸附剂和展开剂的选择吸附剂:多孔物质,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均含有不饱和的氧原子或氮原子以及能够形成氢键的基团,如-OH和-NH2(吸附中心)常用的吸附剂:氧化铝硅胶聚酰胺活性炭硅藻土纤维素由氢氧化铝于400-500℃灼烧而成的,有碱性(pH9-10)、中性(pH7.5)和酸性(pH4-5)三种。吸附机制是由于氧化铝表面存在铝醇基(Al-OH),由于羟基的氢键作用而能吸附其他物质。活性和含水量密切相关。加热,除去水分可使氧化铝的吸附能力增强,称为活化;反之称为去活化或

2、脱活性。注意:有些化合物在氧化铝上会发生一些如异构化、氧化、皂化、水合以及脱水形成双键等副反应,不能采用氧化铝作吸附剂。(黄酮、三萜)氧化铝G、氧化铝H、氧化HF254。具有硅氧交联结构,表面有许多硅醇基,它能与极性化合物或不饱和化合物形成氢键或发生其他形式的相互作用。活性与含水量有关。水能与硅胶表面羟基结合成水合硅醇基而使其失去活性。将硅胶在105~110℃加热30min,则硅胶吸附力增强,这一过程称为“活化”。分离效率与其粒度、孔径及表面积有关。会与样品发生副反应,但分离效率差,对杂质的吸附能力弱。硅胶G、硅胶CMC、硅胶HF254、硅胶GF254由酰胺聚合而成的高分子物质,常用的是聚己内

3、酰胺。分子内存在的酰胺基,可与酚、酸、硝基化合物、醌类等形成氢键,从而产生吸附作用。可分离极性和非极件物质,尤其是对黄酮、酚类、醌类等物质的分离,远比其他方法优越。活性炭一般分为三类:①粉末状活性炭:比表面积最大,吸附力最强,流速极慢。②颗粒状活性炭:比表面积小,吸附力弱,但流速易于控制。③锦纶—活性炭:以锦纶为黏合剂,将粉末状活性炭制成颗粒,比表面积介于前两者之间,但其吸附力最弱。强吸附剂,对气体的吸附力很大,150℃加热4~5h除气体。用于分离水溶性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吸附力最强,在有机溶剂中吸附力较弱。①对极性基团多的化合物的吸附力大于对极性基团少的化合物的吸附力。②对芳香族化合物的吸附力

4、大于对脂肪族化合物的吸附力。③对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化合物的吸附力大于对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的吸附力。一般吸附色谱的操作程序根据要分离组分的性质(包括极性、酸碱性)选择合适的固定相和流动相吸附操作:选择合适的操作条件(温度、pH值、流速),进行装柱、平衡、上样洗脱:采用有机溶剂洗涤,逐步增加溶剂的极性,最大限度地回收目标产物吸附剂的再生①表面积大②在展开剂中不溶,对样品成分不起破坏或分解作用③具有可逆的吸附性④白色的固体,便于观察吸附剂的选择展开剂的选择展开剂的选择应同时考虑被测物质的性质、吸附剂的活性及展开剂的极性三个因素。分离极性强的组分,选用活性低的吸附剂,极性强的展开剂;分离极性弱的组分

5、,选用活性高的吸附剂,极性弱的展开利;中等极性组分,采用中间条件分离。展开剂选择的原则:①对被分离组分应具有一定的解吸附能力②对被分离物质具有一定的溶解能力装柱①氧化铝将溶剂倒入柱内,同时将氧化铝慢慢地加入,保持边沉降边添加,直至加完。加入速度不宜太快,否则将带入气泡。氧化铝的用量一般是样品量的20一50倍。②硅胶采用湿法装柱,即将硅胶混悬于装柱溶剂中,不断搅拌待气泡除去后,连同溶剂一次倾人色谱柱中。样品与吸附剂的比例可为1:30一1:60。③活性炭活性炭以蒸馏水浸泡1h左右,不断搅拌除去气泡,然后倒入柱中,让其自然沉降。④聚酰胺取聚酰胺粉以90%~95%乙醇浸泡,再根据实验,用水或有机溶剂装

6、柱。加样将样品溶于色谱开始使用的有机溶剂中,轻轻注入已准备好的色谱柱上。将样品溶于易溶的、易挥发的有机溶剂中,以少量的吸附剂拌匀,然后将有机溶剂挥发,再按上述方法装柱。吸附剂的再生①氧化铝:用甲醇、稀醋酸、氢氧化钠及水洗涤,再高温活化。②硅胶:用乙醇或甲醇洗涤,再高温活化。③聚酰胺:依次用2倍体积的5%NaOH溶液,1倍体积的蒸馏水,2倍体积的10%醋酸洗涤,最后用蒸馏水洗至中性备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